拔染印花歷來是傳統的印花工藝。在活性染料染色布上常利用還原劑來進行拔染印花,印花后通過汽蒸、水洗、烘干一系列生產工序,染色布上即可獲得反差強烈,輪廓清晰,花色與地色之間沒有第三色或疊色,立體感強烈的印花圖案。這種印花工藝早已被人們熟練地掌握。其原理是利用還原劑在濕熱的條件下,使一些活性染料發色體中的共軛體系破壞,因而褪色或色變,或者直接破壞活性染料與棉纖維分子的鍵合而達到拔染的目的。這是一種化學作用,反應是在汽蒸這道工序中進行的。通過濕熱汽蒸,印花色漿中的還原劑快速分解,釋放出具有強烈還原作用的化合物,致使活性染料褪色或與棉纖維失去鍵合能力。
拔染印花在針織物上的應用實際上較梭織物要滯后些。其原因是由于針織布組織疏松,經緯向均有較強的伸縮彈性,印染加工必須在一系列松式設備中進行,拔染印花后,尤其注意應防止印花布上留有的化學藥劑造成沾搭,加工處理的難度較高,也極易產生疵病。因此,采用濕熱焙烘法來替代濕熱汽蒸法,使印、蒸兩道工序改成印烘連續一步法,直接在印花機上通過高溫焙烘來完成化學反應,這一工藝流程的縮短對提高印染加工正品率是有利的。
同樣,在成衣或服裝印花行業中,絕大多數的手工臺板印花廠往往不具備汽蒸條件,有的工廠甚至連最起碼的汽蒸設備都沒有。即使有的工廠添置了圓筒蒸化機,對于衣片及成衣服裝印花來說,操作難度也較高,稍不留意會造成局部水漬印或搭色。近年來從國內外針織服裝的印花需求來看,染色布上拔染印花加工單是呈直線上升的趨勢。因此在成衣及手工臺板印花領域里要實行涂料拔活性工藝,必須在處方及工藝上有所突破,以迎合當今服裝印花潮流的需求。最近的幾年里,許多手工臺板印花廠已經采用濕熱壓燙或濕熱焙烘法來替代濕熱汽蒸法。通過工藝實踐,掌握了規律及操作方法,其拔染效果絕不遜于汽蒸法。這一工藝的改進,其優點在于工廠不必去添置龐大的汽蒸設備,只要有幾臺高溫壓燙機或一臺數米長的隧道式焙烘機即可替代,投資費用少,而且加工速度也增快。
一、純棉針織布在乎網,圓網上采用濕熱焙烘法工藝及注意事項
在圓網及平網上進行涂料拔活性印花,采用濕熱焙烘法主要還是利用印花機后面的烘房進行熱處理,并使印花、拔染連成一體。利用還原劑來進行活性染料的拔白和涂料著色拔染,這是最簡易可行的拔染方法。常用的還原劑為雕白粉和雕白粉鋅。
雕白粉的化學名稱為甲醛合次硫酸氫鈉。其化學分子式為:NaHSO2·CH2O·2H2O,常溫下為白色粉末,有臭味。在堿性條件下較穩定,60℃以上開始分解,110℃時完全分解,并放出新生態氫,此時的還原能力最強。
雕白粉鋅的化學名稱為甲醛合次硫酸鋅。其化學分子式為:Zn(OSOCH2OH)2,常溫下也是白色粉末,是雕白粉的同類化學品,但穩定性比雕白粉好,尤其適宜在弱酸性介質中使用,有很強的還原性,而且拔染后也不易泛黃。
1.印花色漿的組成
拔白:
處方一
A漿 30%
還原劑 x%
尿素 10%
滲透劑 1%
白涂料 5%
粘合劑 15%
水 y%
非離子增稠劑 4~5%
————
100%
處方二
A漿 30%
還原劑 x%
尿素 10%
滲透劑 1%
水 y%
非離子增稠劑 4~5%
————
100%
上述處方中,處方一拔白的效果較好,主要是用于對白度要求較高的情況下。或者面料上的活性色不易完全拔盡的場合,不足之處是手感略差一些。處方二的特點是手感相當好,但白度一般。
色拔:
處方一
A漿 30%
還原劑 x%
尿素 10%
粘合劑 5~25%
滲透劑 1%
水 y%
非離子增稠劑 4~5%
涂料色 z%
————
100%
處方二
A漿 30%
還原劑 x%
尿素 10%
粘合劑 15~25%
滲透劑 1%
白涂料 5%
水 y%
非離子增稠劑 4~5%
涂料色 z%
————
100%
a.上述處方中粘合劑用量隨涂料色的濃度而異,著色涂料越深,粘合劑用量也相應增加。
b.印花色漿中的糊料選用A邦漿和非離子增稠劑來增稠,目的增加滲透和提高色漿的流變性。
c.處方中還原劑的用量應隨還原劑的種類,活性染色布的可拔程度以及加入色漿中涂料色的耐拔染的程度而綜合變化。
d.處方二中加入了少量白涂料。對提高拔染效果及著色涂料的鮮艷度有一定好處。但得色率稍淺。
e.尿素的用量較高,有利于濕熱焙烘順利進行,必要時還可加入甘油5%左右配合增加吸濕作用。
f.非離子增稠劑的用量,應根據印花設備及網目數和花型精細程度而變。
2.工藝流程
園網印花(或平網印花)→濕烘(150~160℃ 2分鐘~2分半鐘)→水洗→烘干。
印花設備中,烘房內升溫必須達到工藝上的規定要求,并且保證印花織物從進烘房到出烘房要有足夠的熱烘時間,必要時控制印花機車速來調節達到工藝規定。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