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圖2中,反應15 min左右,染料濃度驟然下降,而在1 h左右的時候染料濃度出現回升現象,這是因為微生物吸附、解吸的作用.染料與葡萄糖共基質時,由于葡萄糖是易降解基質,能提高兼氧生物的活性,從而促進微生物對染料等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作用[9-10].在兼氧條件下,當染料濃度固定為80 mg/L時,葡萄糖濃度升高有利于提高K-2BP的兼氧生物降解率,這說明當K-2BP與葡萄糖共存時,兼氧微生物能夠對葡萄糖與K-2BP產生共代謝作用,而且葡萄糖濃度的增高有利于共代謝的進行.隨著葡萄糖投加濃度增加,K-2BP去除率隨之增加,葡萄糖濃度從0 mg/L提升至800 mg/L,其對應的染料降解率從40%提升為64.1%.當葡萄糖濃度為800mg/L時,染料去除效果最好,6 h時的降解率為64.1%.葡萄糖投加濃度上升為1 000 mg/L的時候,染料去除較差,降解率僅為40%左右,介于不投加葡萄糖和葡萄糖濃度為50 mg/L之間.葡萄糖濃度過高,反而抑制染料的降解.這是因為葡萄糖為易降解基質,當葡萄糖濃度較高,已經能滿足兼氧微生物正常代謝情況下,微生物很少利用染料這樣的難降解基質作為碳源.
2.2高鹽條件下K-2BP兼氧生物降解動力學
根據2.1節實驗數據,葡萄糖投加800 mg/L時,兼氧微生物對K-2BP去除效果最好.所以選取葡萄糖濃度為800 mg/L作為固定參數.在K-2BP濃度為80 mg/L條件下,含鹽濃度分別為2,5,10,20 g/L,降解歷程如圖3所示.染料厭氧降解近似符合一級動力學方程[11],亦有學者認為,偶氮染料的生物降解脫色遵循零級反應動力學模型[12-13].從圖3可以看出,投加新鮮廢水后15 min內,反應體系中染料殘余濃度急劇下降,在含鹽濃度條件下,兼氧生物對基質仍具有吸附作用,隨著鹽濃度升高,兼氧生物對染料的吸附能力逐漸降低.但在反應15 min后,K-2BP的降解隨時間變化近似成線性關系,這說明染料兼氧生物降解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生物表面吸附階段,使染料濃度迅速下降;第二階段為微生物利用吸附在生物表面的染料基質進行降解.這與Lourenco Nídia D研究結果相符合[14].本試驗選取反應15 min后的試驗數據進行K-2BP降解動力學研究,為考察染料生物降解動力學特性,將降解實驗數據進行0級、1級和2級動力學模擬,所得數據列入表1中.
由表1中可以看出,含鹽條件下K-2BP的兼氧降解動力學近似遵循1級反應動力學,反應速率常數隨著含鹽濃度升高而降低,反應速率常數從0.108 5 mg/(h·L)下降為0.022 8 mg/(h·L),說明鹽對兼氧環境中染料的降解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活性艷紅K-2BP的降解過程中,根據所測得染料殘余濃度做ln(c/c0)—t圖(圖4).
當鹽濃度從2 g/L上升為5 g/L時,一級降解速率常數下降約為2 g/L時的1/2,鹽濃度提升為10 g/L時,一級降解速率常數較5 g/L時下降幅度同樣接近1/2.結合圖3可以看出,鹽濃度為20g/L的時候,K-2BP降解趨勢與10 g/L和基本相同,反應時間為12 h時,降解率為50%左右,其一級降解速率常數K相差不大,分別為0.028 7mg/(h·L)和0.022 8 mg/(h·L).鹽濃度為2,5,10和20 g/L 4個不同條件下,其兼氧降解動力學方程見圖4中;其半衰期分別為t2g/L=6.99 h、t5g/L=14.15 h、t10g/L=22.55 h和t20g/L=30.21 h.
3·結論
(1)根據兼氧污泥馴化可知,由于污泥本身取自印染廢水處理站的回流污泥,所以馴化過程中污泥能夠較快適應高濃度染料,并有效降解活性艷紅K-2BP.
(2)K-2BP在無葡萄糖共基質條件下降解比較緩慢,投加葡萄糖與之共基質,能提高染料降解效率,隨著葡萄糖濃度增加,染料的去除率也隨之增加,在葡萄糖濃度為800 mg/L時,染料去除率達到最大,而當葡萄糖濃度為1 000 mg/L時,反而不利于染料的降解.
(3)含鹽條件下,在反應15 min后,K-2BP兼氧生物降解動力學方程符合一級反應動力學方程:含鹽濃度分別為2,5,10,20 g/L時,其一級降解速率分別為K2g/L=0.105 78 mg/(L·h)、K5g/L=0.049 47 mg/(L·h)、K10g/L=0.028 69mg/(L·h)、K20g/L=0.022 75 mg/(L·h);半衰期分別為t2g/L=6.99 h、t5g/L=14.15 h、t10g/L=22.55 h、t20 g/L=30.21 h.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