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刷次數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觀察印品顏色的同時,也看到承印物本身的色彩,為了減少承印材料的影響,選用的油墨應盡可能不透明。在移印時,干燥后印刷油墨層厚度大約是印版腐蝕深度的20%。如果蝕刻深度為0.001英寸,那么干燥后膜層厚度在0.0002英寸-0.00025英寸之間,這與絲印相比要薄得多,因此太薄的膜層下足以掩蓋承印材料色彩的影響。
2、底基顏色和表面特征
承印材料的表面顏色是影響移印技術所得圖像色彩還原情況的重要因素。觀察印刷顏色時,所看到的色彩是來自承印物表面及印刷油墨疊印層的光反射到人眼中形成的。由于移印中承印物上堆積的墨層較厚,所以光線通常透過油墨層到過底基,然后在底基表面反射后,再一次穿過油墨層,反射到人眼中。在承印材料底基上反射的光量與材料本身的顏色有關,特別是承印物自身的顏色較暗,而觀察印在其上的較淺色調時,其影響更加明顯。
承印材料的表面特性如光滑度或平整性、多孔性對色彩復制效果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觀察印在相同顏色但平整度不同的兩種介質上的同一顏色,所獲得的視覺效果是不同的:印在光滑底基上的色彩看起來更亮,更高;印在織物等多孔性粗糙表面的相同色彩則顯得灰暗。這是由于兩種人質反射光線的不同造成的,當光線照射到光滑平整的介質表面時,大部分光線是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出去,因此反射的大部分光線射入人眼;相反,粗糙、多孔的表面光線是從不同角度反射,射入人眼的光線要少得多。
因此,印刷的與承印物的色彩搭配的越緊密,得到的移印效果越好:某種顏色能夠覆膜或不覆膜的色紙介質上再現,而在較暗的塑料介質上再現性很差。另外,對于在某種特定的印刷方式條件下,要預印一層或多層白墨作為底基色,否則將得不到較好的匹配效果。例如對于透明的亮光顏料,為了避免失去特征,在印任何顏色之前就預印一層白油墨。
3、承印材料的影響
顧客所需的某種顏色通常來自色彩匹配(配色)系統如Pantone或者某一標準色樣。對于承印物的影響,主要考慮以下四個方面:
(1)承印材料或介質的基底顏色及表面特征的影響
(2)達到一定遮蓋力所需的印刷方式
(3)油墨的添加料、稀釋劑及催化劑的影響
(4)產生與某種色標相適應的印刷方式(膠印、絲印或移印)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