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織物要求更高,例如軍用帳篷,除了必須具有較高的阻燃性外,還要求輕便、堅牢、耐久、易于展開、對皮膚和眼晴無刺激性、防止火焰接觸時產生有害氣體、經濟、可大量供應等等。美國軍方研究采用微膠囊技術作為克服這些固有問題的一種方法。將阻燃化學品和遇火體積膨脹的膨脹劑兩者加以微膠囊化,使其不致對紡織品產生影響。應用聚醋酸乙烯樹脂作為囊壁,同時可作為膠囊對織物附著的粘合劑。據說這類微膠囊的應用對阻燃有效,但在柔軟性方面尚需進一步研究。
1.3 抗菌防臭整理
將抗菌防臭整理劑制成微膠囊后,由于微膠囊的粒徑足夠小,浸透和附著不僅在紗線表面,而且還滲透和附著到構成紗線的每根纖維的表面。這樣,使用少量的粘合劑,也可大大改善織物抗菌防臭的耐久性。關于殺毒抗菌劑膠囊的研究也較多,如英國紡織品技術集團開發出含有Irgasan DP-300、Kathon等 殺菌劑的微生物微膠囊,可用于棉、棉毛混紡或純毛 纖維。含有聚乙烯砒咯烷酮-碘絡合物殺菌劑的聚酯微膠囊的殺菌作用很強,緩釋作用可長達100天。ExLan公司試驗把粒徑小于lOμm的香料、除臭劑等 微膠囊并入紡絲原液合成功能纖維,進而織成功能 性織物;日本鐘紡公司將具有抗菌防臭的微膠囊涂層加工到全棉織物上;第一工業制藥公司提取山甙菜油作為抗菌劑制成緩釋性氨基甲酸乙酯類微膠囊。這些產品的抗菌防臭效果顯著,耐洗性強。 日本在殺菌織物方面的研究比較多,而國內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少見,有待于加強。
1.4 蓄熱保溫整理
BASF公司開發的似珠寶般的閃光微膠囊,是一直徑為6-10μm的塑料微膠囊,含有諸如石蠟的儲存 介質,具存儲熱功能。膠囊內介質熔化時吸熱,凝固 時則再放熱。此潛在的儲熱微膠囊已用于運動服中的溫度平衡。當外界溫度下降時,在物理作用下,通過衣服吸收剩余的熱,然后向人體釋放熱。此微膠囊可混合在纖維中或衣服的夾層中,用于制作透氣服裝、襪子和手套。Daiwa-bo公司應用近紅外線吸收劑和空膠囊獲得具有保溫功能的涂層,用于生產夾克衫和外套,商品名為MIRACLE-THERMO。
1.5 脫毛整理
美國一項專利介紹了一種發明——自動去除毛發的尼龍襪。該發明采用微膠囊技術將液體的脫毛劑以壓敏性微膠囊的形式涂于襪子上,不僅有利于脫毛劑與襪子的結合,而且不會改變織物原有的干燥外觀。當襪子被穿著并緊貼皮膚時,由于毛發對織物產生的壓力使微膠囊破裂,因而在圍繞毛發的區域內脫毛劑有選擇地釋放,脫毛劑開始迅速破壞毛發的蛋白質結構,并在正常的服裝穿著期內溶解毛發。該發明克服了先前各類毛發去除方法的不足,可以使用那些難以長期直接施加于皮膚上的化學藥品;延長脫毛劑與毛發的持續接觸時間,提高了使用效率,也不會散發異味。
1.6 防毒整理
這種微膠囊的制備方法采用界面聚合和有機相分離法,芯包括了固體反應性化學消毒劑,它可使有毒芥子氣和有毒神經劑鈍化。壁殼選用半滲透性的聚合物,這種壁很薄,只有1-10μm,對消毒劑是不滲透的,但可以有選擇地快速滲透有毒化學藥劑。而且囊壁能保護芯不受熱、濕和光的分解作用以達到長期和最佳的消毒效果。此微膠囊為中和有毒的化學藥劑提供反應場所,可通過樹脂整理用丙烯酸類粘合劑均勻地施加在織物上。所得織物經過反復洗滌和紫外線照射后依然可保持消毒能力。
1.7 其它整理
微膠囊技術應用于織物整理的范圍比較廣,其它整理比如防霧整理:用微膠囊技術將防霧劑包裹起來,制成具有壓敏性的微膠囊,經紡織品后整理將其固定在基布上,在對鏡面擦拭時,部分微膠囊破裂,防霧劑涂覆于鏡面上,從而起到防霧的作用。另外微膠囊技術在防水、抗污、防油、防皺、防縮、柔軟、防紫外線等整理上都有著一定的研究和應用。這些微膠囊形式的整理劑,可取得與未膠囊化的整理劑同樣的處理效果,而且相容性不好的多種整理劑,在形成微膠囊后可混合使用,同時對織物進行整理,因此可使工藝流程更簡便。
2 微膠囊技術的應用前景
隨著微膠囊技術的研究不斷深人和擴展,其制備工藝日益成熟,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微膠囊技術應用于紡織業雖然只有十幾年,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雖然現階段,投人市場的微膠囊化產品仍然是極為有限的,但是微膠囊技術在織物的功能整理上存在著巨大的潛力,微膠囊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拓寬了紡織品后加工領域,在紡織工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