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高專用性節約型助劑
(1)染整加工用新一代生物酶
生物技術是一種重要的高新技術,已廣泛地用于制造生物酶或酶制劑,用其進行染整加工被公認是一種綠色染整技術,不僅具有專一性,而且效率高、反應快、能量省、耗水少、工時短、污染少又不損傷纖維、避免后續染色不勻、提高給色量等。目前已擴展到幾乎所有的紡織濕加工領域,新一代的品種不斷被開發。
①LANXESS(朗盛)公司的Baylase EVO是一種新型生物酶制劑——果膠酶,能用于移除纖維壁中含有天然棉蠟的果膠,它與Diavadine UN(一種專用的表面活性劑)組合能溫和地移除蠟,使被處理的織物比經過苛性鈉處理后質量損失少,并具有柔軟的手感和高的親水性,也改進了外觀,加工成本最高可節約25%。
②德國AB公司(德國英聯酶制劑公司)的BIOTOUCH全新一代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能使棉拋光織物的前處理工藝改為一浴兩步或一浴三步,最大限度地節時(省略了傳統的拋光和滅活工序)、節能、節水。
③Novozymes(諾維信)公司的Scourzyme NP是一種新精練酶,利用生物原理分解棉、麻纖維上的果膠,有利于纖維中脂、蠟質和其他雜質的去除,應用條件更溫和、對織物精練更有效、能耗和水耗更低、對環境影響更小。
④青島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精練酶KDN可用于棉、麻等纖維/紗線/織物的前處理,具有降低工藝溫度、減少處理時間、避免高溫堿煮等特點,不僅提高了處理后織物質量,而且降低了能耗水耗、減輕了廢水負荷。
(2)防泛黃助劑
①巴斯夫公司的TX1567是一種防止白色合成纖維織物在貯存或運輸時與包裝材料相接觸的地方泛黃的專用助劑,它能有效、可靠地防止氮氧化物與抗氧化劑丁基化羥基甲苯(BHT)分子結合,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合纖織物壽命,達到節能減排降污的目的。
②Depicol AY也是一種防泛黃專用助劑,用于防止聚酰胺纖維和彈性纖維組成的混紡織物等在染色后熱熔固著時發黃。
3.1.4多功能節約型助劑 (1)多功能前處理劑
①科萊恩公司的Sandoclean T10 liq.,是一種具有潤濕、凈洗、穩定等多種功能、易生物降解、適合退、煮、漂三合一工藝的新型多功能前處理劑,它由脂肪醇、聚乙二醇醚和芳香族磺酸鹽復配組成。
②上海億華工業化學品有限公司的多功能前處理劑YH–SC是一種用于以棉為主的織物的主機,它集精練、穩定、螯合、分散和堿作用等5種功能為一體,具有明顯的節能減排降污效果。
③寧波金紡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的滌棉爽JF–99是一種適用于T/C、T/R、CVC等混紡織物使棉前處理和滌綸染色能同浴進行的多功能助劑,工藝簡單、使用方便,與混紡布的傳統工藝即堿性漂底→酸性染滌→堿性套棉相比,該新助劑可節省螯合劑、精練劑、堿劑、氧漂穩定劑、冰醋酸和高溫勻染劑,還能避免滌綸低聚物的出現,無染斑、色點等疵病。以1 t T/C針織布為例,可節水50 t,節電150 kW?h,節汽50 t,節時3~4 h,減排50 t,提高設備利用率20%以上。
(2)多功能整理劑
科萊恩公司的Hydroperm ECO liq.是一種以脂肪族聚醚酰胺溶液為基礎的新型弱陽離子親水性多功能整理劑,它能提高控制濕度的能力,促進更快的吸收、導濕和表面蒸發,用它整理的織物具有優良的耐洗性、柔軟的手感和不損害織物用熒光增白劑處理得到的白度等。
3.2工藝創新
3.2.1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我國紡織印染助劑的發展過程中,化學合成技術和復配增效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今后仍將是紡織印染助劑企業進行產品研發、豐富產品和改進功能的重要手段。但是,近30年來由于環保要求越來越嚴、節能要求越來越高、合成的難度越來越大,因此新合成技術發展不快、高新技術應用不多,在整個行業中化學合成所占的比例逐步縮小,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合成或很少進行合成,主要依靠采購原料進行復配或混合來生產,所以目前我國紡織印染助劑行業的制造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的差距較大。眾所周知,紡織印染助劑的合成技術是企業個性化、創品牌和擁有核心技術的關鍵。隨著助劑生產企業向規模化發展,對合成技術必將越來越重視,未來發展方向將是合成技術和復配增效技術并重的趨勢。
3.2.2化學合成新技術
當今化學合成技術領域中高新技術不少,比較突出的高新技術有催化技術、三氧化硫磺化技術、連續硝化技術、絕熱硝化技術、復配增效技術、綠色溶劑反應技術、循環利用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和微乳化技術等。特別是催化技術,它是目前紡織印染助劑清潔生產工藝中發展最快的綠色制造技術,是各國制造業關鍵技術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組成部分,它具有高選擇性、高收率、高純度、低污染等特點,產生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屬于原子經濟反應技術。目前它包括骨架鎳催化加氫還原技術、相轉移催化技術、分子篩催化技術、非晶態鎳催化技術、金屬化合物催化技術、酶催化技術等;復配增效技術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高新技術,又稱組合增效技術,它具有節資、節能、節水、減排、降低成本的顯著效果。
3.2.3復配增效技術的方式復配增效技術目前大致可分成兩種方式,一種是外復配方式,即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不同性能的助劑按照一定原理和比例進行復配,這是國內外助劑制造商的主要制造方式;另一種是內復配方式即在助劑分子結構中引入另一種助劑的功能基團,使之具有新的功能。如在氨基硅油的結構中,引入親水性的聚醚及季銨鹽可得到既柔軟又親水的改性氨基硅油。
3.2.4先進環保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納米技術的應用可起到傳統技術無法比擬的作用,例如可制成納米材料抗菌粉、納米級乳液粘合劑、納米級有機硅乳劑等。先進環保適用技術的開發也是紡織印染助劑行業加快使用高新技術的重要內容,目前已開發的比較重要的新型環保適用技術有持久高活性鐵床技術、樹脂吸附技術、滲透膜技術、濕式催化氧化技術、非流式厭氧污泥床生化技術等。不僅如此,助劑生產過程的DCS控制和采用儀器進行中間控制對穩定生產、提高質量、節能減排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是不容忽視的工藝創新內容。這種從無毒無害原料、可再生資源、無毒無害催化劑、無毒無害溶劑到原子經濟反應、高選擇性反應以及生產過程的DCS控制,再到三廢的有效治理、廢物的回收利用、廢水的循環利用,保證制造出節能減排環保型助劑就是工藝創新的全部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以盡可能少的資源、能源、水源和環境代價來實現向經濟優勢的轉變,贏得最大的經濟產出。
3.3服務創新
隨著紡織纖維和染整工藝的不斷改進、新纖維的不斷涌現、節能減排和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市場競爭的不斷升級,印染行業對紡織印染助劑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越來越嚴。因此加強應用服務,提供更細化和個性化服務,幫助用戶選好和用好紡織印染助劑是紡織印染助劑生產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紡織印染助劑市場的開拓和產品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4管理創新
為了形成紡織印染助劑行業的創新氛圍,推動和促進行業創新步伐,建立適應于創新氛圍的現代管理體系非常重要,這種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對現有管理體制、機制、方式等進行改革,要有尊重人才和尊重知識的強烈意識,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目前我國紡織印染助劑行業企業規模小、廠點太分散的狀況不利于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也不利于提高行業的競爭力,企業進行并購和重組實現規模化經營勢在必行。而且也只有這樣,優勢企業才能獲得超越行業的發展機會。所以,管理創新是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和服務創新的重要保證。
4·結語
建國60年來,我國紡織印染助劑工業是在機遇與挑戰、仿造與創新中發展過來的。通過:(1)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形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2)貫徹科教興國戰略,技術創新有所突破;(3)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對外開放取得顯著成就;(4)企業改革不斷深入,體制機制轉換進一步深化等一系列措施,我國由一個原來基礎薄弱,技術落后發展成為世界上紡織印染助劑的生產大國之一,創造了我國紡織印染助劑工業的輝煌業績,實現了我國紡織印染助劑工業的歷史性跨越,奠定了我國紡織印染助劑工業向更高質量與更高水平發展的基礎。
當前我國紡織印染助劑工業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表現在節能減排要求高、環境健康要求嚴、市場質量要求多、而且存在的問題不少。但發展的機遇依舊存在,必須牢牢抓住機遇,用于迎接挑戰,大膽科學創新。這有這樣,建國60年形成的大好局面才能不斷擴大,我國由紡織印染助劑生產大國發展成為生產強國的目標才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田利明,康寶祥.我國紡織印染助劑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和建議[J].中國染協通訊,2009(2):4–9.
[2]范榮香.印染助劑需求增長趨勢及發展方向[J].中國染協通訊,2008(12):19–20.
[3]編輯部.印染企業談國產助劑與進口助劑的差異[J].印染資訊,2009(4):15–18.
[4]章杰.積極做好REACH預注冊和注冊準備[J].中國染協通訊,2008(3):11–16.
[5]陳榮圻.表面活性劑的生存安全性[J].上海染料,2009,37(2):17–24.
[6]章杰.適應低碳經濟要求的新型前處理劑的發展和應用[A].2010全國印染低碳經濟適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2010.
[7]徐谷倉.推廣采用節能降耗減排的科技成果[J].染整技術,2008,30(7):24–25.
<<上一頁[1][2][3][4][5][6]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