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靜電紡絲法制備了不同黏均分子質量(Mη)的聚丙烯腈(PAN)超細纖維氈,并通過280℃ 預氧化和900℃碳化進一步制備超細碳纖維氈。討論了Mη對纖維制備的影響,發現PAN的Mη大于 3×105則不利于靜電紡絲,小于5×104則纖維氈發脆,無法進一步加工處理成碳纖維氈。用場發射掃描 電鏡、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對纖維氈進行表征,結果表明:隨著PAN相對分子質量的升高,碳纖維的直徑和得率增大。此外,抗拉強度測試表明: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超細碳纖維氈的抗拉強度增加。
關鍵詞:PAN;超細碳纖維氈;預氧化;碳化;抗拉強度
超細碳纖維是一種新型的碳材料,它的尺寸 小于常規碳纖維(直徑約為7~10μm),可達到納 米級別。超細碳纖維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 大,導電性能優異。目前對超細碳纖維的應用探索 主要在催化劑載體、電極材料、高效吸附劑、儲氫 材料、聚合物增強劑等方面[1-3]。
制備超細碳纖維主要有基體法、噴淋法和氣 相生長法3種傳統方法,其中氣相生長法應用最廣 泛,但這些方法不能制備連續的超細碳纖維。目前 制備超細纖維通常采用高壓靜電紡絲的方法。該方 法由美國人Formals在1934年申請專利[4]。1966年, Simons[5]申請了由靜電紡絲法制備超薄、超輕非 織造布織物的專利。
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在碳纖維用量中占 有相當大的比重[6]。電紡絲制得PAN的超細碳纖 維具有連續、密實、直徑分布均勻等特點。近年, Young[7]等用靜電紡絲制得具有較好電化學特性的PAN超細纖維膜。Wang等[8,9]用PAN/DMF溶液電 紡制備了直徑在50~400 nm之間的超細碳纖維。但 是目前研究制備超細碳纖維大都選用相對分子質量 較低的PAN(小于10萬),對超細纖維的強度也鮮 有研究。事實上盡管理論上超細碳纖維的計算強度 遠遠高于工業上現已商業化的碳纖維,但它的實際 強度很低[10],不利于后續的應用。作為高效吸附 材料活性碳纖維的前軀體,超細碳纖維的強度對后 續的活化以及應用影響很大。
本論文通過靜電紡絲、預氧化、碳化制備了不 同黏均分子質量(M)η的PAN基超細碳纖維氈, 分析了PAN相對分子質量對超細碳纖維氈抗拉強 度、纖維直徑以及碳化得率的影響。
1材料與方法
1.1儀器與試劑
丙烯腈(AN)(CP,上海華東試劑工業供銷 公司),70℃減壓蒸餾去除阻聚劑后放冰箱備用; 衣康酸(IA)(CP,中國醫藥上?;瘜W試劑公 司),用去離子水重結晶后放冰箱備用;偶氮二異 丁腈(AIBN)(CP,上海試四赫維化工有限公 司),乙醇重結晶后放冰箱備用;二甲基亞砜(DMSO)(AR,上海波爾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丙 酮(AR,上海振興化工一廠),未經處理直接使 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AR,上海博爾 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高純氮氣(99.99%,上海申 中工業氣體有限公司)。
X-射線衍射儀(D/Max-2550 PC,日本 RIGAKU),微量注射泵(74900-00,05,Cole- parmer instrument company,美國),直流電壓發生 器(BGG,北京機電研究院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JSM-5600LV,日 本JEOL公司),紅外-拉曼光譜儀(NEXUS-670, 美國Nicole)t,流變儀(DV-Ⅲ,Brookfield,美 國),電子萬能試驗機(WDW-20,上海華龍測試 儀器)。
1.2丙烯腈聚合及相對分子質量測定
在DMSO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質量分數為 20%的單體AN和IA(AN∶IA=99∶1)以及引發劑 AIBN(總單體質量的1%),充分混合后倒入聚合 管中,通氮氣后將聚合管密封,置于恒溫水浴,在 60℃下聚合8 h。然后依次用丙酮和熱的去離子水 脫單,聚合物凝固后真空干燥至恒重[11]。改變 DMSO和水的配比可制得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聚丙 烯腈。將聚合物溶解在DMF中,然后用烏氏黏度 計在35℃測量聚合物的特性黏度。黏均分子質量 用公式(1)計算。
[η]=KMηα(1)
式中:[η]是特性黏度,Mη是黏均分子質量;以 DMF為溶劑時,參數K和α分別是2.78×10-4和 0.76[12]。
1.3 PAN超細碳纖維氈的制備
1.3.1 PAN紡絲液的配制及靜電紡絲

稱取適量聚合物溶解在DMF中,60℃下攪拌 2 h至完全溶解,然后在室溫下攪拌12 h配制成質 量分數為7%的聚丙烯腈紡絲溶液,在25℃下用 流變儀測定溶液的黏度。將紡絲液吸入注射器后用 12號針頭(直徑1.2 mm)在電壓16 kV、接收距 離25 cm、流量0.2 mL/h下靜電紡絲。將所得纖維 氈在15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纖維原絲。紡絲裝 置見圖1。
1.3.2纖維氈的預氧化、碳化處理
將電紡纖維氈置于烘箱中,在280℃下預氧化
30 min(空氣氛圍),然后把得到的預氧化纖維氈 在氮氣保護下,900℃碳化30 min形成碳纖維氈。 碳化得率由公式(2)計算。
Y=ma/mb×100%(2)
式中:ma為900℃碳化后纖維氈的質量;mb是電 紡纖維氈的質量。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