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處理條件對羊毛織物氈縮性的影響
不同處理條件對羊毛織物氈縮率的影響見 圖2。由圖2可以看出,氈縮率大小依次為6#<5# <3#<4#<2#<1#。與1#未處理試樣相比,其他處 理試樣的防氈縮性都有了提高,其中芬頓-蛋白酶 處理法效果最好,其處理后的羊毛織物氈縮率僅為 2·7%,比5#的氈縮率下降0·2%。
結合2·1的討論 得出,芬頓試劑對羊毛鱗片具有較強的氧化性,易于 鱗片的剝除,其對羊毛織物的防縮有很好的效果。 芬頓-蛋白酶處理效果最好,可能是因為經芬頓試 劑處理后,蛋白酶更易進入鱗片層的根部對鱗片進 一步剝除。而H2O2單獨處理的氈縮率較大,由于 其對羊毛纖維的氧化降解是有限度的,一般條件下只能輕度的氧化。

2·3 處理條件對織物染色性能的影響
2·3·1 C12H25NaO4S用量對染色性能的影響
圖3是以空白樣作為標準,測試不同質量濃度 C12H25NaO4S處理下對織物染色性能的影響。由圖3可知,C12H25NaO4S質量濃度大于1 g/L時,隨著 質量濃度的增加,織物的色差ΔE和b值增加趨勢 較大。當大于1·5 g/L時,色差ΔE和b值基本上保 持不變,而超過2·5 g/L時,色差ΔE和b值又出現 迅速增加的趨勢。
這是由于羊毛經C12H25NaO4S處 理后,表面被負離子化,當羊毛浸入Fe2+溶液時,有 利于Fe2+在羊毛表面的吸附,吸附的Fe2+多少,與 羊毛表面負離子程度有一定的關系,而芬頓處理時 Fe2+最終會被氧化為Fe3+, Fe3+使織物有顏色變 化。芬頓試劑的反應與亞鐵離子濃度有關,故可以 通過對羊毛先負離子化,再進行芬頓處理,提高亞鐵離子的利用率。

2·3·2 亞鐵離子對染色性能的影響
圖4是亞鐵離子質量濃度對染色前后織物的色 差ΔE和b值的影響曲線。由圖4可知,亞鐵離子質量濃度變化對染色前織物的色差ΔE影響較大 當FeSO4·7H2O質量濃度為0·2 g/L時,隨質量濃度 增加染色前織物色差ΔE和b值增加較大,大于 0·2 g/L時,色差ΔE和b值基本不變。
由染色前色 差ΔE和b值變化可以看出亞鐵離子對織物表面的 影響程度,其值越大,織物被亞鐵離子作用的程度越 大。由染色后色差ΔE曲線可以看出,未加亞鐵離 子和加入亞鐵離子色差較大,而隨亞鐵離子質量濃度增加,染色后織物色差雖然呈遞增趨勢,但增加緩 慢,故可以得出其質量濃度對芬頓反應的影響不大 在較低的質量濃度條件下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