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各種整理劑組合用量范圍及整理工藝:
Ⅰ種組合:33N 0-20g/L、CGF 0-115g/L
Ⅱ種組合:氨基聚硅氧烷0-10g/L、CGF 0-15g/L
整理工藝:織物浸漬(45℃、30min)→預烘(90℃,20min)→焙烘(130℃,2min)→水洗→晾干
2.3.復合整理劑組合用量的優選方法:
為了得到以上兩種組合中整理劑的最優用量,采用黃金分割點法(即通常所說的0.618法)試驗。即每次取兩種整理劑的兩個濃度點復合成整理液后對織物處理,再測定織物的壓縮率C,對壓縮率C值小的那個用量范圍舍棄,從而向最佳用量接近,最后得到兩種整理劑的最優組合用量。黃金分割點法見圖1。

2.4.復合整理劑組合實驗結果
將膨松絲雙面平紋針織綢經各組合的復合整理劑整理后測定其壓縮率C值。結果見表2。

表2.各組合復合整理劑整理織物的壓縮率C值
由表2中壓縮率的數據來看:1#(33N)6#、12#(CGF)和7#(氨基聚硅氧烷)這三種單一整理劑整理的織物的壓縮率都小于復合整理劑。復合整理劑中Ⅰ組合的3#和Ⅱ組合的9#整理織物壓縮率最大,它們的組合用量分別為:3#(5.73g/L?。茫牵坪?2.36g/L 33N復合)、9#(CGF 5.73g/L和氨基聚硅氧烷6.18g/L復合)。
BT13.復合整理劑最佳組合的確定:
將Ⅰ組合的3#、Ⅱ組合的9#整理劑整理的織物以及未整理織物測定壓縮率C、壓縮彈性回復率Rc并列于表3。由表3可知,經復合整理劑整理后的織物To、Tm、C值、Rc值均比未整理織物都有較大的提高,說明整理后的織物手感膨松、厚實、豐滿富有彈性。

表3.膨松絲針織綢整理織物和未整理織物手感測定結果
3#和9#整理劑中含有相同量的CGF,因此兩種整理織物的C值比較接近。CGF分子結構中含有環氧基,當整理焙烘后可使織物上CGF的環氧基開環并與絲纖維分子中的-OH、-NH2等活潑基團形成共價結合,開環后的CGF自身也可聚合交聯成網狀結構,或在織物表面成膜,或積累于絲纖維孔隙間。另外,環氧基對絲有極強的親和力,因此,它能賦予織物耐久的厚實膨松、挺括、滑爽和豐滿感。
3#整理織物的To、Tm(To-Tm)和C值都略大于9#,這是由于3#整理劑中除含CGF外還含有33N,33N賦予織物良好的柔軟性、膨松性和厚實感。這些性能與其結構中的長碘鏈脂肪酰胺以及環氧基有關。
9#整理物的壓縮彈性回復率Rc大于3#,則9#整理物的彈性大大優于3#,這與9#整理劑中含有氨基聚硅氧烷有密切關系。氨基聚硅氧烷能賦予織物優異的柔軟性和回彈性。
綜合分析可見,Ⅱ組合9#為最佳組合整理劑。
4.結論
4.1.為保持膨松絲針織綢良好的風格和手感,必須進行化學整理。
4.2.化學整理時使用復合整理劑優于單一整理劑。復合整理劑充分發揮了各種整理劑的特長,互相配合,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取得綜合效應,使針織綢既柔軟又挺括,既膨松、豐滿又富有回彈性和滑爽感。經實驗證明,復合整理劑不僅適用于膨松絲針織綢,也適用于普通真絲針織綢的后整理。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