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數字圖像處理所有需要噴射印花的花樣,都要進行數字圖像處理,其過程為:
原稿→掃描輸入→花樣修整→分色→配色變換(1)掃描輸入 選用和窗口環境相對應的專用圖像應用軟件,從描稿儀中輸入設計圖案,或按照CD—ROM、數碼相機等輸入各種圖案。
(2)花樣修整 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對圖像進行必要的放大或縮小,對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進行編輯、修改。
(3)分色 利用現有的分色軟件進行分色。對要求打樣的花樣,則需按印制工藝進行套色分色,以達到制出的花樣在移交到正式加工時,必須是用傳統印花方法能生產出和噴射印花樣品相同的產品。
(4)配色 目前大多數數碼噴射印花機采用4種基本色(青、品紅、黃和黑色)加4~6種特別色(金黃、橙、紅、深藍,再加淺青、淺品紅)。一般噴射印花機制造商都配有專用配色軟件,根據染料在不同織物上的上染性不同,通常有幾種不同的配色方法,可根據不同情況加以選擇。
2.5 噴印
配色完成后,可進入噴印軟件,選擇正確的光柵化處理器(RIP)和顏色管理。進行噴印過程中,光柵化處理器會將噴印數據轉換為光柵化的圖像或網點,使噴射印花機能夠將圖案在織物上顯現出來。優良的印花圖像應該是圖像清晰、色彩層次調和。
2.6 后處理
和傳統印花工藝一樣,活性染料、分散染料經噴射印花后,均需進行汽蒸固色,由于存在糊料和末固著的染料,也需經水洗、皂洗處理,然后進行后整理。
(1)汽蒸固色 由于所噴印的織物和采用染料的不同,它們的固色條件也就不同。對于纖維素纖維應用活性染料固色的條件是:汽蒸102℃,10~15min。
(2)水洗處理 針對不同的染料,其水洗處理的條件不同。如:純滌綸織物或以滌綸為主的混紡織物。其水洗處理的工藝流程為:高溫常壓汽蒸固色后→冷水洗→溫水洗→還原清洗(保險粉2g?L、氫氧化鈉2g?L、凈洗劑3g?L,清洗5~10min)→溫水洗→冷水洗→烘干[4]。
3 結論
數碼噴射印花系統的印花工藝與傳統印花工藝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工藝流程大大簡化,并且該技術無需制版,可以做到小批量、多品種、快交貨、省水、節能、節約染化料,實現文明、清潔生產,從而徹底改變印染生產環境的面貌,為服裝業時裝化、個性化提供了必要條件。隨著紡織高科技的發展,數碼噴射印花技術將會在紡織品印花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必將對紡織品印花技術帶來一次新的革命。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