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織物成品的色差是毛紡企業常見質量問題之一,對毛紡織產品質量穩定提高有較大的影響.為解決毛織物染色色差問題,通過對樣品在打樣拼色、染色、蒸紗和染整后整理加工過程和成品中產生色差原因及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確定了色差產生的主要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針對產生色差的關鍵生產工序和質量控制點,提出了具體改進染色色差質量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方法.
關鍵詞:毛織物;色差;染色;染料助劑;質量控制
毛織物屬于高檔紡織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成品色差影響了產品的外觀和服用性能.預防和控制色差并使其保持質量的穩定,一直是毛紡織企業和染整工作者關注的重點.隨著消費者對服裝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和現代服裝制衣企業對面料越來越嚴格的質量要求,市場對毛紡織企業染色產品的色差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染色色差是毛紡織企業常見的質量問題之一,主要有產品的原樣色差、批差及匹差、左右色差和頭尾色差等.導致染色成品布產生色差的因素較多,要將色差嚴格控制在客戶要求的質量范圍之內,且長期保持穩定,涉及到生產加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管理和質量控制.本文從染色色差主要影響因素入手,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和質量控制方法,使毛織物的色差能夠控制在客戶要求的質量范圍之內.
1·色差產生的主要原因[1]
1.1打樣拼色
紡織企業散毛染色和毛條染色產品居多,匹染產品比例較低,其中混色及花并紗產品占相當比例.同時,毛織物加工工藝流程較長,技術要求高,特別是后整理工序色光變化較大.因此,打樣拼色、放大樣、對樣工作有較大難度,稍有不慎容易產生成品原樣色差、前后色差等.
1.2染料和助劑
染料和助劑對色差形成有較大影響,散染和條染產品使用染料的牢度直接影響到蒸紗和后整理加工過程中的色光變化;染料的勻染性、移染性、配伍性對匹染產品的缸差、匹差產生一定的影響;染色助劑的性能對染色質量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助劑質量差,性能不穩定,將會導致染色色光變化大,質量不穩定.
1.3染色
染色工序是織物染整加工的關鍵工序之一,也是纖維和織物色差體現較集中的工序;纖維和織物產生色差的影響因素多而復雜,依據生產實踐,大致可分為染液配制、染色工藝條件和設備性能.
1.3.1染液配制[2]
染液配制由稱料和化料組成,其中配制染液時稱料和化料的準確性,以及化料操作的規范化,對織物原樣色差、前后色差的影響十分明顯.實際生產中存在的稱量儀器使用誤差,稱料、化料時的操作誤差,染料的回潮率不一致,所拼染料力份不足,以及同一貨單所用染料生產批號不一致等,都會造成染色毛織物的色光變化和色差.
在生產管理過程中,染料的回潮吸濕問題往往被忽視.染料中的添加劑具有較強的吸濕性,當空氣的相對濕度較高時,吸濕現象較為嚴重.在實際生產中,使用這樣的染料用于拼色,對染色織物的色光、色澤深度影響較大;同時因染料絕對使用量相對減少,纖維或織物染色后易出現前后色差和色光不符等現象.
1.3.2染色工藝
正確執行染色工藝是保證染色質量的關鍵.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因操作原因,染色工藝不能嚴格執行,例如升溫過快或過慢、保溫時間不一、pH值忽高忽低、浴比不準確等,常常造成染色毛織物的色光變化和色差,嚴重時還會產生色花疵點.
1.3.3染色設備
染色機水泵磨損泵壓不足、花籃滾筒運轉不平穩、氣閥漏氣及水閥漏水、自動控制裝置失效等是染色毛織物色光變化和色差產生的重要原因;企業中使用老式染色機,由于缺少自動控制裝置,染色過程完全依賴人工操作,更容易產生缸差和批差.
1.4蒸紗和后整理
蒸紗工序的溫度、時間、真空度、毛紗回潮、蒸汽壓力波動等對蒸紗后色光變化有著明顯的影響.后整理工序對織物色光的影響非常明顯.如果使用染料的牢度較差,染色毛織物經煮呢、罐蒸及蒸呢、燙呢等整理后,色光、深淺會有較大的變化;在后整理拉幅烘干、熱定形過程中溫度對熱敏染料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另外,在柔軟、抗靜電、拒水拒油、防污等功能性整理過程中,使用不同的整理劑和助劑,會使染色毛織物的色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2·解決措施和控制方法
實際生產中,在加強現場管理和強化操作管理的基礎上,通過對纖維和織物染色時產生色差的主要因素綜合分析研究,總結出以下解決措施和控制方法.
2.1合理選擇染料、助劑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