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樣時,染色配方中的染料種類應盡量少.由于不同染料上染性能相異,減少染料種類可以減少染料之間的相互干擾.配方中選用的染料色相要盡可能接近原樣,并且要盡量選擇染色性能和上染曲線一致的染料.小樣及拼毛小樣與來樣對樣,色差應嚴格控制在4級以上.
實驗室打樣所使用的染料必須和車間生產所使用的染料一致,因為即使是同一廠家的同一染料也存在著不同批次的產品,在色相和力份上存在差異,尤其是拼色染料和調色光的染料,如果忽略了這點,則會對織物色光產生影響.因此,實際生產中要加強控制,做到仿樣、放樣、正常染色生產,選用的染料為同一廠家同一批號,以避免因染料選用不當而產生色差.重視染料的煮呢、蒸呢、縮呢、熨燙牢度選擇,在生產經緯異色、深淺色差異大、混色產品、要求色光鮮艷的產品、反復干、濕整理的高檔產品時,盡量選擇牢度好的進口染料染色.
應選擇性能好、質量穩定的染色助劑.助劑生產企業必須有可靠的質量保證體系;在更換染色助劑廠時必須做小樣和批量試驗,以確定助劑的使用性能.功能性整理助劑的選用及加工工藝,必須通過批量試驗,以確定色光變化程度.
2.2染色工藝[3]
配料時準確稱料是減少色差的必要條件.選用精度達到1/1000的電子秤,以提高稱量精度;準確稱量,減少操作誤差.稱量要仔細、準確,每種染料配備各自專用的勺具,連缸生產時盡量做到一批稱量,減少人員不同的操作誤差.使用自動和半自動配液系統是發展方向.
稱料后打漿要控制水溫合理,采用高效機械打漿機打漿均勻透徹,減少配料誤差.助劑用量也會影響色光,可使用專用的助劑量杯、秤具稱量,減少缸差.
浴比對色光有較大影響,絕大部分染料染色結束時,染料在水中和纖維上達到濃度平衡.若一批產品在不同浴比中染色,將會導致織物上染料差異,色光不一致.所以,續缸生產或翻單生產時,控制浴比十分重要.應對每臺染色機的實際浴量進行測定,在液位標尺上注明實際缸內液量,使染色浴比得到有效控制.現在已有液位電腦控制裝置,可將各染色機水量和電腦集控系統聯線,由染色車間電腦集控管理員對各缸織物按質量控制浴比,減少浴比對色差的影響.染色pH值的控制是穩定染料色光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酸性染料的上染率與pH值關系很大,有時不亞于改變染料配方的效果;為了保證染品色光的穩定性,要嚴格控制和穩定染浴pH值.
2.3染色操作
從進染化料溫度、升溫、保溫到后處理,都要規范操作,保證在統一工藝條件下完成染色過程.現代企業雖然基本實現了染色機的PLC控制管理(其升溫速率、保溫溫度和時間及降溫速率已實行電腦控制,減少了操作工的操作誤差),但由于各時間段的蒸汽壓力不同以及染缸內水量控制等因素影響,實際的升、降溫過程還有一定的差異.此外,進料及水洗等人工操作也還需加強現場管理,確保染色條件的一致性.
2.4蒸紗及后整理
蒸紗及煮呢、縮絨、罐蒸、蒸呢、燙呢、烘干定形等后整理工序,產品加工均在高溫條件下進行,容易產生色光變化.所以,首先選擇濕處理牢度好且耐高溫型的染料;其次,在產品設計打樣時必須考慮產品后加工過程中的色光變化;最后,從對樣管理上保證后整理各個工序在批量生產時工藝的一致性.
2.5加強生產現場與操作管理
產品翻單生產時,首先保證原料品質基本一致,使用同一批染料、助劑.除加強前后批翻單生產工藝一致外,特別要強化對染整半成品回潮的管理,染整半成品回潮率對色光變化影響較大.因此,要采取措施使翻單半成品的回潮率保持在一定范圍內,以避免織物蒸呢、罐蒸和燙呢時產生前后色光變化和色差.另外,染整工藝及參數的波動也會造成毛織物后整理時出現前后色差.因此,加強生產現場與操作管理,是解決與預防毛織物翻單生產前后色差的有效手段之一.
2.6對樣質量
雖然采取了種種管理手段,但影響色差的因素復雜,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還會出現隨機性的色差,必須依靠對樣嚴格把關,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對每缸染色半成品的顏色都要有大樣標準,剪樣后按規定方法水洗烘干,在標準光源下對色.偏差較大時要加料,直至達到規定標準.每生產一缸都要仔細貼樣,缸差必須控制在標準范圍內,一般要求達到4級,特殊要求4.5級.另外,蒸紗、煮呢、蒸呢、罐蒸和燙呢機臺同樣要采取對樣把關措施.
3·結語
毛織物色差是客戶對毛織物成品質量的投訴焦點之一,也是毛紡織生產中在技術及管理上的難點.產生色差的原因涉及面廣,有工藝技術、管理、設備和操作等因素,還有原料及坯布、染料、助劑的變化等.實踐證明:解決產品色差的關鍵在于加強企業的基礎管理和質量把關,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和色差控制方法.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