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時間對整理效果的影響
在酶用量為1·5%,浴比1∶10,整理溫度 55℃,pH值為5,時間30~60 min條件下對棉織物進行拋光整理,結果見圖6、圖7。
從圖6和圖7中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增加 頂破強力逐漸下降,時間小于50 min時,緩慢下 降,大于50 min時,強力下降顯著;而懸垂系數隨 時間的延長先減小后增加。
這是由于酶在進行催化反應時,首先作用于容易接觸的纖維表面和無定形區,然后作用于難以進入的纖維結晶區的邊緣,使結晶區不斷減小, 織物強力下降。處理時間小于50 min時,由于酶與織物接觸不充分,織物表面絨毛去除不凈,表面 光潔度不是很好;當處理時間超過50 min時,作 用時間較長,織物強力損傷嚴重,且手感發硬。因此,整理時間定為50 min。
2.4 溫度對整理效果的影響
在酶用量為1·5%,浴比1∶10,整理時間 60 min,pH值為5時,在溫度40~60℃條件下對棉織物進行拋光整理,結果見圖8、圖9。

從圖8和圖9中可以看出,溫度小于55℃ 時,頂破強力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懸垂系數先減 小后增加,且50℃時有極小值;當溫度大于55℃ 時,頂破強力和懸垂性都增加。
這是因為不論溫度過高或過低酶的活性都明顯降低,溫度過高酶的活性迅速下降,直到為零, 稱“酶中毒”,從而影響酶的催化水解,對織物的作 用程度降低,頂破強力和懸垂系數損失減小。反應溫度應控制在反應速度較快,而又不導致酶喪失活力的范圍。綜合考慮各因素,整理溫度選為 45℃。
由以上分析得出:纖維素酶T-VG對棉針織 物拋光整理的優化工藝條件為,酶的用量1·5% (o.w.f.),pH值為4·5~5·0,時間50 min,溫度 45℃。
2.5 纖維素酶整理后織物與整理前織物比較(見 表1)

由表1中數據可知,纖維素酶處理后織物的 頂破強力和懸垂系數明顯下降,但強力損失率控 制在10%以內;織物的起毛起球性得到了明顯的 改善,達到了滿意的效果。
3 結論
3.1 纖維素酶T-VG對棉針織物拋光整理的優化工藝條件為,酶的用量1·5%(o.w.f.),pH值 為4·5~5·0,時間50 min,溫度45℃,達到了滿 意的效果。
3.2 對織物進行酶處理后,要進行止活處理,因 為織物上殘存的纖維素酶,會繼續發生催化反應 造成不必要的織物強度的損失。
3.3 在織物整理時要伴隨一定的機械外力,使其 沖擊布面而將布上沾到的毛洗下來。
3.4 與堿處理相比,生物酶對棉織物進行拋光整 理是一項能節能減排、對環境友好的新工藝,在紡 織印染加工中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