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4中,隨著精練時間的延長,針織汗布毛效逐漸提高;處理時間為45min和60min時,織物毛效相近。考慮到工廠前處理保溫時間一般為45min左右,選定酶精練時間為45-60min,具體可根據織物種類及加工效率確定。
1.3.5精練酶、去油劑復合工藝
棉纖維中除果膠質外,還存在蠟質、灰分和棉籽殼。實際生產過程中,棉針織布還可能沾染針織機上的少量潤滑油劑。針織汗布單一采用2g/L精練酶KDN-301處理,僅能破壞棉纖維蠟質覆蓋的連續性,并不能將蠟質等雜質去除,故毛效較差,不能滿足染色要求。因此考慮KDN-301與少量的去油劑DO-165組合用。試驗溫度可選定在棉蠟的熔點之上,如在80℃乳化處理一段時間[2],以提高處理效果,結果見表5。

由表5可知,采用1g/L精練酶KDN-301和1g/L去油劑DO-165,55℃處理30min后,再80℃處理15min,針織汗布毛效達到15cm/30rain以上,已滿足染整加工要求。因此,中樣放樣試驗時,可采用上述工藝進行處理。
2大樣生產實踐
根據精練酶KDN-301低溫前處理小樣試驗,進行大樣生產實踐,并與傳統煮練工藝進行對比。

2.1精練酶低溫前處理工藝與傳統煮練工藝
2.2精練酶工藝與傳統煮練工藝效果對比
普通針織汗布經精練酶KDN-301低溫前處理工藝和傳統煮練工藝處理后,比較其各項性能指標,如表6所示。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