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關鍵助劑
在調(diào)配好滲透性、抱合性的基礎上,針對噴墨印花所使用的活性染料(活性染料中的青、品紅、黃、黑4個基本色中的M、Y、K的分子較小,但C的分子結構相對大些),要使它們在同等條件下均勻發(fā)色[6—7],應在酸性浴的條件下增加漿料的吸濕性、溶解性、防滲化性。同時考慮羊絨纖維表面的絨毛現(xiàn)象,必須添加助劑,且對其用量作適當分配。需要添加的助劑如表2所示。

2.3 前處理漿料處方
羊絨纖維的化學組成主要為角脘,它含有能電離的酸性基和堿性基,能與適量的酸和堿結合。羊絨對堿的抵抗能力較差,pH值大于10時,羊絨纖維的損傷比較嚴重,而冷的稀醋酸對羊絨沒有破壞作用,當pH值在5(等電點附近)時,不會影響纖維強力。綜合上述組分作用的分析并以此為依據(jù),工廠采用色號C0101標準白,線密度16.7tex×2的機織羊絨坯布,通過糊料(海藻酸鈉+改性淀粉或DGT-2)、助劑(元明粉、尿素、滲透劑JFC、甘油、冰醋酸、印花油S)各組分的正交試驗,特別是糊料和助劑的選用。最終得出羊絨織物前處理漿料配方為:糊料(海藻酸鈉+改性淀粉)4.0%(3.5%亦可),元明粉10%,尿素5%,滲透劑JFC1%,甘油4%,冰醋酸(醋酸鈉)調(diào)節(jié)pH值至5~6,印花油S3%,總用量為100%,根據(jù)不同的量來決定水的量,補充滿即可。
2.4 上漿方法及工藝條件
2.4.1 上漿方法
通常采用簡便易行的篩網(wǎng)上漿法。可用60目或80目篩網(wǎng)在手工平臺板上刮印上漿,經(jīng)水洗后染料的掉色實驗情況所得,采用60目刮漿即可。一般依不同處方的不同黏度,刮印4~8刀,以不透底為度,經(jīng)試驗確定刮6刀可達到染色效果清晰。刮刀數(shù)越多,漿料反而太厚,影響噴頭的高度,嚴重者會損壞噴頭。需要強調(diào)的一點,羊絨表面的絨毛要求其貼伏在表面,否則在噴印活性墨水時會出現(xiàn)沾色和露點等問題。
2.4.2 工藝條件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