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酪蛋白與聚乙烯醇接枝共聚后所形成的維綸基牛奶纖維呈較深的米黃色,由于纖維中的有色成分及形成原因尚未搞清,采用常規的漂白方式很難達到理想的白度.因此,維綸基牛奶纖維漂白是其濕加工的技術難題之一,也是工廠生產中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二氧化硫脲(ThioueraDioxide)簡稱TD,分子式為CH4N2O2S。純粹的二氧化硫脲既非還原劑也非氧化劑,但把溶有二氧化硫脲的堿性溶液加熱,就具有很高的還原電位,反應式如下:

反應產生的亞磺酸(H多。公有還原性,在堿(Na0H)存在下氧化成硫酸鈉.1910年,Baret首先合成了二氧化硫脈,直到1967年才由日本東海電化工業公司實現工業化.二氧化硫脈作為低COD和BOD值的還原劑,在紙漿漂白中有所應用,但應用于染整漂白過程中相對較少.
1 實驗
1.1 材料及儀器
材料 : 23s 純牛奶紗汗布(羅紋),黑龍江嫩江華強蛋白纖維有限責任公司.30%H2O2(上海金鹿化工有限公司)Na2C03(上海虹光化工廠)、二氧化硫脈(河南宏業化工有限公司)、Nazsi03(上海試劑四廠)、HAc(吉利化工試劑廠)和元明粉(浙江平湖化工試劑廠)均為分析純,保險粉(上海硫酸廠雙流工貿公司)為化學純,JFC、平平加O(邢臺藍星助劑廠),弱酸性紅10B(上海Ciba),消泡劑(CibaALBATExFFC.
設備 : 尤尼柯WFJZlo型可見分光光度計D,ata-Color65O型電腦測色配色儀,Avatar3so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PL602-5型電子天平,TG209FI-DSC204FI型熱分析儀,HD026N型電子織物強力儀,PHSJ-4A型pH計,DcG-9070B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
1.2 漂白工藝
1.2.1 雙氧水
30% H 202 :10/gL,Na2si03 5/gL,Na2CO3 3/gL,JFC 1g/L,消泡劑0.5g/L,70℃,3omin,浴比30:1.
1.2.2 保險粉
保險粉5 /gL,JFC 1/gL,80℃,6omin,浴比30:1.
1.2.3 二氧化硫服
二氧化硫脲8g/L,JFC1g/L,pH9,80℃,60min,浴比30:1.
1.3 酸性染料染色
弱酸性紅10B2%(owf)、元明粉2g/l、FJC1g/l、醋酸調節pH4.5、浴比50:1,40℃始染lomin,以1℃lmin升溫80℃后保溫60min.
1.4 測試
1.4.1 白度和黃度
試樣的lab值和彩度。在電腦測色配色儀上測定,采用D6510度視角.白度用亨特白度WI評價,黃度YlASTME313-73評價.

式中:L為亮度,a為紅綠指數,b為黃藍指數,Y和2為三刺激值之二.
1.4.2 失重率
試 樣 在 漂白前置人烘箱中10 ℃干燥120min后快速移人干燥器中冷卻30min,迅速取出,在電子天平上稱質量,記下Wo漂白后同上方法測試干質量W1,按式(3)計算漂白失重率.

1.4.3 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
FT- IR 用 紅外光潛儀測試(用嗅化鉀壓片法制樣).
1,4.4 差熱和失重分析(DSC-TG)
DSC -T G 采用熱分析儀測試(氮氣氛,氣體流量4omI/min,升溫速度10℃/min).
2 結果與討論
2.1 不同漂白方法比較###
2.1.1 漂白效果
由表1可見,就一次漂白而言,二氧化硫脈漂白試樣的紅綠指數a、黃藍指數b、彩度。及黃度Yl最低,而亮度L和亨特白度Wl最高,其白度達到68.料;雙氧水漂白的效果與二氧化硫脈接近,其白度為6.38,但其黃藍指數6和彩度。較高;保險粉漂白試樣的白度只有63.1.說明二氧化硫脈的漂白能力最強,雙氧水次之,保險粉最弱.另外,僅僅通過一次漂白的牛奶纖維很難達到生產所需的白度,因此需要進行復漂.在復漂中,雙氧水。二氧化硫脈法漂白試樣的白度最好,紅綠指數a由正變負,彩度和黃度明顯低于其他漂白方法;雙氧水、雙氧水復漂法雖然效果也較好,但其黃藍指數和彩度都較高.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