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活性基團
大多數活性染料與絲素成酯鍵,耐酸性差;乙烯砜型染料與絲素成醚鍵,耐堿性差;雙活性基和多活性基染料耐酸堿穩定性提高,有利于提高染品色牢度。
2.1.2染料直接性
活性染料的直接性較高(如乙烯砜基活性染料),則擴散性能差,染料易聚集在絲素表面而不易向纖維內部擴散和轉移,造成浮色多,難以洗盡;直接性太低,則影響固色率,所以選擇直接性中等的染料。
2.1.3染料提升力
染料需要有良好的提升力。如果染料用量超過一定范圍后,染料將不再上染,只是吸附在纖維表面,從而影響水洗牢度和濕摩擦牢度等。因此,染深色一定
要選擇高吸盡率、高固色率和高提升力的染料,如雙活性基或多活性基的活性染料。
2.2溫度
蛋白質纖維在水中的溶脹程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纖維內空隙越大,使染料大分子易于進入纖維內部,上染速率加快,有利于向纖維內部擴散,上染幾率增大。但受染料自身特性的影響,溫度不能無限提高,一般比固色溫度高20~30℃即可。
3中性法染絹絲技術指標
3.1絹絲是高級的紡織原料,有較好的服用性能,但需要使用合理的染色工藝條件才能得以體現。活性染料中性染色法的優點在于避免強力下降,減少烘干后絹絲散纖板結、硬化,給紡紗生產帶來便利,保持絹絲自然亮麗的色彩。
3.2散纖絹絲染色用活性染料有棉用乙烯砜系列、一氯均三嗪和雙活性基系列染料,其作用機理因染料品種不同而異。以雙活性基型活性染料為例,染色后的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要求(見表2)。
3.3染后的絹絲自然亮麗,手感柔軟。其性能與堿性法染色比較見表3。
4結語
采用活性染料中性法染絹絲的工藝為:散纖入罐→脫膠→加勻染劑→加Na2SO4→保溫10min→升溫至95℃保溫60~90min→降至75℃后排液→流水洗→酸洗→熱水洗→皂洗→熱水洗→固色→柔軟絹絲中性法染色后,呈柔軟平滑,且富有彈性,保持了吸濕性好等絹絲的優良性能,尤其制成針織毛衫后,具有優良的光澤、風格和手感,提高了產品的檔次。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