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產物的膠粒形態及紅外光譜分析
2.2.1 乳膠粒形態和分布
圖1(a)是聚合物乳液經磷鎢酸染色后放大6萬倍的TEM照片,圖1(b)是放大4萬倍的TEM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出,所合成的粘合劑乳液具有明顯的核殼結構,且粒徑分布比較均勻,尺寸在110nm-150nm之間,外觀為較規則的球形。
2.2.2 紅外光譜分析
乳液經乙醇破乳,抽慮、洗滌、真空干燥后, 取少量包于濾紙中,裹上銅網,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回流24h,不溶物經真空干燥后與KBr研磨制成壓片,用富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分析,得到圖2所示的紅外光譜圖。
有機硅氧烷的特征吸收峰在1000-1100cm-1之間,從上圖可以看出在1066.59 cm-1處出現了—Si—O—Si—的特征吸收峰,在840.95 cm-1有Si—CH3伸縮振動吸收峰的出現,而在1640
cm-1處的—C=C—伸縮振動峰消失,證明聚合物中無雙鍵存在。圖中的其他特征峰都是丙烯酸酯類聚合物的特征吸收峰。
2.3 粘合劑的應用性能
2.3.1有機硅含量對印花織物性能的影響
合成產物中有機硅的含量是影響印花織物手感和顏色性質的關鍵因素,實驗結果見表2。從表中可以看出,隨著有機硅用量的增加,印花織物的剛度逐漸降低,說明粘合劑中—Si—O—Si—鍵越多,印花織物的柔順性越好。而織物的L、a、b、C值和K/S值都隨著有機硅用量的增加有所增加,說明粘合劑中有機硅含量的增加會增加印花織物的顏色鮮艷度和顏色深度,提高粘合劑的應用性能。
表2 有機硅用量對織物性能的影響
用量 (%) 剛度(N·cm/cm2) L a b C K/S值
2 0.3556 51.37 57.66 35.02 67.46 7.33
4 0.3033 51.60 57.83 35.08 67.64 7.65
6 0.2699 51.81 57.96 35.19 67.81 7.88
8 0.2267 52.06 58.50 35.28 68.31 8.08
10 0.2108 51.93 58.62 35.69 68.63 8.28
12 0.1968 51.53 58.76 35.95 68.88 8.51
2.3.2 粘合劑Superbinder與SUPERPRINT 101的對比
在相同條件下,采用有機硅含量為12%的粘合劑與SUPERPRINT 101分別進行印花,然后測試印花織物的性能。從表中數據可看出,Superbinder粘合劑的剛度、L和C值、K/S值均小于SUPERPRINT
101,說明所合成的粘合劑手感較好,顏色鮮艷度和顏色深度略差,干濕摩擦牢度與后者相同。
表3 Superbinder與SUPERPRINT101的比較
粘合劑 剛度 (N·cm/cm2) L a b C K/S值 摩擦牢度 干 濕
Superbinder 0.1968 51.53 58.76 35.95 68.88 8.51 3-4 3
SUPERPRINT101 0.2041 53.25 59.26 35.52 69.09 9.08 3-4
3.3 結論
在丙烯酸酯類聚合物中添加有機硅單體進行改性,合成了具有核殼結構的粘合劑乳液。乳化劑和引發劑用量以及反應溫度等聚合條件對單體的轉化率具有顯著影響。隨著乳化劑用量的增大和反應溫度的提高,單體的轉化率先增大后減小,存在極值點。引發劑用量增加單體的轉化率增加。印花織物的L、a、b、C值和K/S值都隨著粘合劑中有機硅含量的增加有而增加,織物的剛度則減小。與SUPERPRINT101相比所合成的粘合劑手感較好,顏色鮮艷度和顏色深度略差,干濕摩擦牢度相同。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