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DE活性染料含有乙烯砜和一氯均三嗪兩個活性基團,其可以用于真絲綢的染色。主要討論了SDE活性染料對真絲綢的染色工藝,討論了多種工藝因素對染色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真絲綢染色最佳的工藝為:碳酸氫鈉2~4g/L,元明粉40~60g/L,固色溫度為80~90℃,固色時間45min。染色真絲綢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
關鍵詞:染色;真絲綢;活性染料;固著率;色牢度
真絲綢傳統的染色方法是采用酸性或酸性媒染染料進行染色,另外有時也采用直接染料染色。采用弱酸性染料染色,其染色織物色澤雖鮮艷,但牢度比較差;而中性染料染色織物牢度雖然較好,但色澤不夠鮮艷;直接染料主要用于彌補酸性染料色譜不全的缺陷,而且主要用在深色方面。目前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對真絲綢的色牢度的要求愈來愈高,因而用酸性染料或酸性媒染染料染色,往往達不到要求。活性染料色澤鮮艷,使用方便,色譜齊全,價格低廉,是唯一的一類能與真絲纖維以共價鍵結合的反應性染料,其共價鍵的鍵能遠大于氫鍵、范德華力,因而應用活性染料染真絲織物,有望從根本上解決真絲綢水洗牢度差的問題。活性染料種類很多,單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固著率低,染料利用率低。雙
活性基團活性染料,由于含有兩個活性基團,即使其中一個活性基團發生水解,另外一個活性基團同樣還可以和纖維發生共價鍵結合,因而染色固著率較高。SDE型活性染料是一種含雙活性基團的活性染料,本文主要討論了SDE型活性染料對真絲綢的染色工藝,討論了多種因素對染料的上染率、固著率、總固著率的影響,并討論了染色真絲綢的有關性能。
1試驗部分
1.1試驗材料、藥品及儀器
材料02真絲雙縐。
藥品元明粉、純堿、小蘇打等(均為分析純);活性紅SDE-2B、活性黃SDE-RL、活性藍SDE-GFL等(均為工業級)。
儀器pHS-25數顯pH計,723型可見分光光度計,Color-Eye3100測色配色儀,(YB)571-Ⅱ預置式色牢度摩擦儀,Gyrowash415水洗/干洗色牢度機,YG026C電子織物強力儀。
1.2試驗方法
染料2%(o.w.f),元明粉20~60g/L,小蘇打2.0~4.0g/L,始染溫度40℃染色,染色及固色溫度70~90℃,浴比1:50,上染及固色總時間125min。40℃入染,10min后加入元明粉,15min后升溫到所需的溫度,在此溫度下續染一定的時間,然后加堿劑固色45min,最后降溫水洗等后處理。
1.3測試
上染率E%用723型可見分光光度計在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定染色原液及染色殘液的吸光度,然后根據下式計算:

式中m(n):染色前(后)染液稀釋的倍數;A0(A1)染色前后染液稀釋m(n)倍后的吸光度。
固著率F%將染色后的真絲綢一分為二,一分皂煮(皂粉2g/L,溫度80℃,時間10min),在Color-Eye3100測色配色儀上于染色織物的最大反射波長處測定皂煮前后染色真絲綢的K/S值,然后按下式計算:

染色牢度摩擦牢度按GB/T3920-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摩擦色牢度》測試;耐洗牢度按GB/T3921.1-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洗色牢度:試驗1》測試。
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按GB/T3923.1-1997《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在YG026C型電子織物強力機上測試,名義夾距10cm。
2結果與討論
2.1染色工藝條件的優化
2.1.1不同種類堿劑溶液的pH值
真絲纖維中含有氨基、亞氨基及羥基等反應基團,這些基團可以和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團發生親核反應生成共價鍵。在堿性條件下,氨基和亞氨基的親核能力增加,羥基也可以形成羥基負離子而提高親核能力,因此在堿性條件下,活性染料和真絲纖維形成的共價鍵結合比較多,但堿性過強會損傷真絲纖維,且活性染料在堿性較強的條件下也容易水解,因此必須選擇合適的堿劑。用小蘇打作為堿劑,染液的pH值均保持在7~9之間,而用純堿作為堿劑,染液的pH值均大于10.00,由于真絲綢染色時的溫度較高,若染液的pH值大于9.50,必然會導致真絲綢發生一定程度的損傷,而且損傷程度會隨pH值的升高而加劇。所以選用小蘇打作為固色堿劑比較合適。
2.1.2正交試驗優選工藝條件
選用三因素三水平進行L9(33)正交試驗,正交試驗因素及水平見表1。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