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使用分光光度法來控制色光的基本原理與操作流程,該法具有操作周期短、實驗誤差小、能耗低等優點。通過對紅、黃、藍、黑色陽離子染料在不同情況下實驗表明:分光光度計法可以實現對黑色和藍色陽離子染料的色光控制,對于紅色和黃色陽離子染料實現精密程度的控制比較困難,對于熒光染料該法則不適用。
關鍵詞:分光光度法;吸光度相對偏差δ;色光
物質的顏色是由物質對于不同的波長的光具有選擇性吸收而引起的,通常所說的染料色光即產品相對于既定的標準在明度、色彩飽和度及色相上的差異[1]。 目前在染料生產過程中,一般通過染色法來控制產品的色光,該法操作周期長、誤差大、成本高。
分光光度法是一種常用的實驗分析手段,據目前為止分光光度計法已經廣泛應用于物質的定量定性分析、純度檢查、結構分析等領域[2]。在染料行業,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COD的測定[3]、重金屬含量 的檢測[4]、染料強度的控制以及產品純度的分析[5] 等方面。但有關分光光度法對染料進行色光控制的 研究鮮有報道。本文介紹了使用分光光度法來控制色光的的基本原理與操作流程,該法具有操作周期短、實驗誤差小、能耗低等優點。通過對紅黃、藍、黑色陽離子染料在不同情況下實驗表明:分光光度計 法可以實現對黑色和藍色陽離子染料的色光控制, 對于紅色和黃色陽離子染料實現精密程度的控制比較困難,對于熒光染料該法不適用。
1.實驗部分
1·1實驗原料
腈綸染布;Avolan IW(Lanxess),醋酸、無水醋酸 鈉、無水硫酸鈉,均為分析純(上海國藥)。
1·2實驗儀器
HP8453分光光度計(安捷倫); BFA12 Labomat 染色機(Mathis); Datacolor SF400測色儀(Data col- or)。
1·3實驗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調色法是建立在Lambert—Beer定律(1)的基礎上,反映物質對單色光吸收的強弱與吸光物質的濃度和厚度間關系的定律。
其中:A為吸光度, I0為入射光強, It為透射光強, It/I0為透光率, c為溶液濃度, b為光程長度, k為吸光系數。
通過公式(1),只要選定化合物溶液的特征吸收波長并測定溶液的吸光度,就可以求出溶液的濃度或物質的含量。
母液配置:按照不同染料測試計劃要求,分別稱取相應量的標準樣品、生產樣品,將染料轉移到1L容量瓶中,并加入10 mL緩沖溶液(120 mL冰醋酸+ 100gAvolan IW定容到1 L),大約400 mL 90℃熱水溶解染料后,將其放在磁力攪拌器上攪拌溶解,再用約500 mL冷水將其冷卻到20℃,定容至1000 mL。
1·4·1分光光度法[7]
按照產品測試計劃,按照不同產品要求分別從母液和調色溶液中移取5~10 mL母液稀釋至500 mL,做吸光度,吸光度測定選用固定波長法,輸入各染料規定的幾個不同波長值,分別記錄所測得的An值。保留所測得的吸光度曲線,掃描其最大波長,然后再用定波長法測得最大波長下的A值,記錄其數據。并由公式(2)計算得出樣品相對于標準的偏差δ,根據δ的大小來控制染料色光。

δ為生產樣品與標準樣品吸光度相對偏差值 Ansample為指定波長下樣品的吸光度,Anstandard為指定波長下標準的吸光度,Asample為樣品最大吸收波長下的吸光度,Astandard為標準最大吸收波長下的吸光度。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