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市場的不斷變化,紡織品逐漸向高檔型發展,尤其是毛紡類產品深受人們的喜愛。羊毛富有彈性和吸濕性,質地豐滿,光澤自然,保暖性好,可以織成多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織物。但由于羊毛纖維疏水性的外表皮層和致密的鱗片層的存在,使染料的上染和向纖維內部擴散受到阻礙,再加上羊毛纖維本身的差異性,羊毛染色后常顯示出纖維尖端與其余部分色澤不同,極易造成染色不勻的現象。為了解決染色效果與成本之間的矛盾,目前國外使用先進的和較為適用的毛用勻染劑,均為兩性型勻染劑,這類表面活性劑與其它表面活性劑相比較,有獨特的優點,如:耐硬水穩定性良好,耐酸堿和各種金屬離子,與其它表面活性劑復配有良好的協同效應,與很多助劑可以同浴處理,勻染性好,對羊毛纖維具有優異的染色效果。我國的高效勻染劑均依賴進口,每年進口的助劑中,勻染劑品種位居第一位。針對這些問題,研究篩選性能優異的勻染劑SO,并推廣使用,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2 實驗
2.1 實驗材料和染化料
本實驗采用的實驗材料和染化料如下:
織物:純毛華達呢,毛條。
染料:酸性大紅GR,弱酸深藍5R。
助劑:勻染劑SO ,勻染劑AS,勻染劑UL,醋酸一醋酸鈉緩沖液,元明粉等。
2.2 實驗儀器及設備
722型光柵分光光度計,YCZ型常溫振蕩式染色小樣機,FA2004N 型電子分析天平,BC1一HH型恒溫水浴鍋,XE型連續式測色儀,YB571一Ⅱ型預置式色牢度摩擦實驗儀,SW一12A 11型皂洗牢度機。

2.3.2 升溫染色工藝路線
勻染劑SO--調節pH 值--加入染料(升溫)--加入毛織物(升溫)--染色(80℃ ,60 min)--水洗。
以時間和溫度為橫坐標,以上染百分率為縱坐標畫出上染速率曲線,進行勻染性能分析。
2.3.3 恒溫染色工藝路線
勻染劑SO--調節pH 值--加入染料--加入毛織物--染色--水洗
選用染色溫度在6O、7O、8O、9O℃的條件下,對加有勻染劑和不加勻染劑的染液分別進行恒溫染色6O min,測其上染速率曲線,比較其勻染性能。
2.4 染料勻染性的測試
稱取10g洗凈的羊毛織物,并將其均分為4等份,使用1 染料(對織物重)及相應的染化料及助劑,加水至200 ml。將染浴升溫至沸騰,在到達沸點時投入第一塊織物,以后在4、8、16 min分別投入第二至第四塊織物,在織物全部投入后繼續沸染l h,染色完成后將其水洗,晾干,比較第一塊與第四塊色澤差異程度,以此來確定勻染性的好壞。
2.5 染料移染性的測試
配制兩份染液,其中一份加入1 染料及助劑,另一份只加勻染劑SO而不加染料,分別加水使染液至200ml。分別投入洗凈的羊毛織物,染色完畢后取出羊毛織物,將染浴合并,繼續加水到400 ml。攪拌均勻后倒入4只染杯中,分別加入染色織物和處理過的羊毛織物各1小塊,加熱至沸騰。每隔30 min取出1只染杯的織物,水洗晾干后,分別比較染色織物和沾色織物的色澤差異與灰色變色樣卡評級,以此來判別所用染料移染性的好壞。
2.6 初染實驗
準備好2塊羊毛試樣,每塊重1 g,將1塊試樣投入已配制好的染液中,均勻攪拌2 min;再將第2塊試樣投入同一染浴中,繼續進行染色。經3 min后將兩塊試樣同時取出,進行染色后處理,然后用灰色標準樣卡進行評級。
2.7 剝色實驗
2.7.1 染色處方
酸性大紅GR:1
元明粉:5
醋酸一醋酸鈉緩沖液:pH一5
2.7.2 工藝曲線
勻染劑So一調節pH值一加入染料一加入毛織物(升溫1.5℃/min)一染色(80℃ ,6O min)一水洗
2.7.3 上染百分率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