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jù)GB/T2910.6—2009,通過大量實驗,確定了絲光棉在甲酸/氯化鋅法中的修正系數(shù)d值,為絲光棉與再生纖維素纖維混紡產(chǎn)品的定量化學分析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絲光棉;甲酸/氯化鋅法;修正系數(shù);測定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對穿著舒適度的重視,絲光棉及絲光棉混紡產(chǎn)品越來越多地運用在紡織服裝領域,在現(xiàn)有的GB/T2910.6—2009《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6部分:粘膠纖維、某些銅氨纖維、莫代爾纖維或萊賽爾纖維與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鋅法)》中未列出絲光棉定量化學分析中重量修正系數(shù),因而準確分析絲光棉在甲酸/氯化鋅溶液中的重量修正系數(shù)非常必要。因此,本文通過大量實驗,總結出了絲光棉在甲酸/氯化鋅法中的修正系數(shù)。
1 試驗部分
1.1試驗原理
混紡產(chǎn)品的組分經(jīng)定性后,選擇適當試劑溶解去除一種組分,將不溶解的纖維烘干、稱重,從而計算出各組分纖維的百分含量。為了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未溶解纖維的百分含量計算公式中要乘以1個系數(shù)——不溶纖維在試劑處理時的重量修正系數(shù)d值。為了確定絲光棉在甲酸/氯化鋅溶液中的d值,按照 GB/T2910.6-2009中的相關試驗方法,將絲光棉作為不溶纖維進行各種實驗。
1.2試樣
選用不同品種、不同規(guī)格、不同批次的絲光棉共20批,萊賽爾纖維1批。取樣按GB/T29l0.1—2009,每個試樣至少1g。
1.3試驗試劑
所用全部試劑均為分析純,所有用水均為蒸餾水。石油醚,餾程為40℃~60℃。蒸餾水或者去離子水。
甲酸/氯化鋅溶液:20 g無水氯化鋅(質(zhì)量分數(shù)>98%)和68 g無水甲酸加水至100 g。(注:此試劑有害,使用時宜采取妥善的防護措施)。
稀氨水溶液:取20 mL濃氨水(密度為0.880g/mL),用水稀釋至1L。
1.4試驗設備
砂芯漏斗:容量為30 mL~40 mL,微孔直徑為90 um~150um;分析天平:精度0.0001g;干燥烘箱:(105±3)℃;干燥器:裝有變色硅膠;抽慮裝置;索氏萃取器;200 mL具塞三角燒瓶;恒溫水浴鍋。
1.5預處理
取試樣3 g~5 g,用濾紙包裹,放在索氏萃取器中,用石油醚萃取1 h,待試樣中的石油醚揮發(fā)后,把試樣浸入冷水中,浸泡1 h,然后抽吸、晾干。
1.6試驗步驟
1.6.1 溶解
按照GB/T2910.6—2009,將試樣迅速放入盛有已預熱溫度達40℃的100 mL甲酸/氯化鋅溶液的具塞三角燒瓶中,蓋緊瓶塞,搖動燒瓶,在40℃下保溫2.5 h,每隔45 min搖動1次,共搖動2次,然后清洗、烘干剩余纖維。
1.6.2 烘干
將試樣放入烘箱中,在(105±3)℃烘箱中至少烘干4 h,冷卻、稱重。
1.6.3 結果計算
不溶纖維在試劑處理時的重量修正系數(shù)d值為:
d=m0/m1
式中: m0 — 已知不溶纖維干重,g;
m1 — 試劑處理后不溶纖維干重,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