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了超聲波輔助羊毛/蠶絲混紡織物纖維定量分析的可行性。試驗表明,對于紗線類或者薄型絲毛混紡織物,采用超聲波輔助溶解絲毛混紡織物可以適當縮短溶解時間。對厚型、深色或者經化學整理的復雜絲毛混紡樣品,溶解時間為60min時增大超聲波功率是可行的輔助溶解手段。
關鍵詞:羊毛/蠶絲混紡;超聲波;定量分析
羊毛與蠶絲混紡織物是一類高檔紡織產品,其纖維定量分析的準確性與該類產品的內在質量和成本核算密切相關,提高絲毛混紡織物纖維定量分析的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而一方面羊毛與蠶絲混紡織物在依照現行國標GB/T 2910.18—2009進行纖維含量定量分析中往往存在蠶絲溶解不干凈導致實驗的不準確,另一方面國標規定的溶解時間也較長,實驗效率不高。針對上述弊病,文獻資料顯示,提高溶解溫度[1-2],改用FZ/T 01048—1997標準[3-4],鹽酸法[5]或者顯微鏡測定法[6]等均有助于絲毛織物定量分析。
超聲波是一種交變聲壓,超聲波在液體中傳播時能使液體出現稀疏狀態和密集狀態,在密集狀態區,液體承受正壓力,而在稀疏狀態區則承受拉力,并且在拉力集中地方會形成空穴。空穴不斷地產生、閉合和消失,在空穴的周圍立即出現高達數百個大氣壓的巨大壓力,伴隨產生強大的沖擊波。這種空穴的產生、消失不斷反復的過程,稱之為空化現象,空穴的破裂、消失面產生的巨大壓力和沖擊波,稱之為空化效應。[7]
本文利用超聲波的“空化效應”,在國標GB/T 2910.18—2009的基礎上輔以超聲波振蕩以提高絲毛混紡織物定量分析實驗的準確性。試驗表明,超聲波能幫助絲毛混紡織物的蠶絲充分溶解,保證該類織物定量分析實驗的準確性并提高了實驗效率。
1 試驗部分
1.1 試驗材料
織物:15%羊毛與85%桑蠶絲混紡紗線(南通纖維檢驗所測試樣)。
藥品:75%硫酸(700mL 98%濃硫酸+350mL水,冷卻稀釋至1L)。
1.2 試驗裝置
KQ-500DB數控超聲波清洗器(試驗溫度保持室溫,清洗器保持水循環),分析天平(精確到0.1mg),烘箱(恒定在105℃~110℃),干燥器(裝有變色硅膠),真空抽氣泵,玻璃砂芯坩堝,稱量瓶等。
1.3 試驗方法
1.3.1 國標法
依據GB/T 2910.18-2009《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18部分:蠶絲與羊毛或其他動物毛纖維的混合物(硫酸法)》[8]進行試驗。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