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苧麻等麻纖維的前處理,傳統是先將纖維發酵,然后用鹼精練來去除其中的果膠質。對于亞麻,若用此法精練,則纖維容易互相纏結,從而難于進行紡織,目前脫膠常采用鹼液煮練,此法對纖維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且煮練殘液中含有較多的鹼,污水處理難度大,從環保角度考慮,法及微生物法脫膠被認為是極有發展前途的。
2.2 去除織物上的殘留物
退漿是織物練漂的重要過程,它不僅可以去除織物上的漿料,而且還可以去除棉纖維上大部分雜質,傳統的棉織物退漿采用氧化劑、酸等退漿劑。采用化學試劑來退漿時,退漿劑在與淀粉作用的同時,也會與纖維素發生作用,使纖維損傷,降低織物的強力,并且殘留液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劑。由于有高度的催化專一性,可以將淀粉催化水解變成可溶狀態,易于洗去,即達到高效的退漿目的,而又不會損傷纖維素纖維。在漂白中的用途是去除過氧化氫,棉紡織品或其它纖維的紡織品經過氧化氫漂白后,部分紡織品要進行染色或印花。
如果殘留有過氧化氫,在染色和印花時會破壞染料或使染色不勻,或降低上染率。為了除盡殘留的過氧化氫,在漂白后用過氧化氫處理紡織品,將殘留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而提高水洗效率,改善紡織品的染色性能[5]。
2.3 改善織物的服用性能
織物表面的拋光整理﹕用纖維素對纖維素纖維織物進行整理,減少織物表面茸毛、小球,提高織物的光潔性,即進行所謂拋光整理。毛羽的存在會使織物外觀顯得不光潔,染色織物的顏色不鮮艷,手感不滑爽。生化拋光主要用于棉、麻天然纖維以及容易起毛、起球的 Tencel 等人造纖維織物。此外,還用于去除因染色等加工產生的表面茸毛,使纖維和織物表面變得光潔。
牛仔布的水洗和石磨處理﹕近年來水洗褪色風格的織物或服裝大量流行。在這類加工中,最為重要的是牛仔布的洗滌和石磨加工。牛仔布通常是加工成服裝后,用冷水及熱水進行水洗,以后用次氯酸鈉漂白褪色。后來為了產生穿舊感,推出用金剛砂紙進行部分磨白洗滌整理,也有加石磨洗滌。它是將牛仔布服裝與浮石等磨料一起用轉鼓水洗機進行洗滌,不過使用浮石洗滌時,容易造成斷紗等損傷現象,浮石等碎石砂粒也會殘留于牛仔布服裝里面,甚至使洗滌設備出現問題。近年來,隨著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開始不用浮石,而采用纖維素來加工,以獲得石磨洗滌的效果。
羊毛紡織品的防氈縮﹕傳統防氈縮整理是用氧化或還原方法使纖維表面改性,或施以樹脂整理,或前兩種方法的結合使用。這些改性方法,例如氯化改性或樹脂整理,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而且羊毛紡織品手感也會變差。所以應用來處理,達到防氈縮的目的很有吸引力。最初用對羊毛處理的目標是改善羊毛織物的舒適性,減少粗毛紗的刺痛感,發現經處理后的羊毛織物,大大減少了起球,外觀也明顯改善,手感特別柔軟。一些較粗的羊毛經處理后可能變細,具有開司米的手感,并改善了它們的可紡性。
Tencel 人絲織物的風格整理﹕Tencel 類纖維在濕處理過程中由于物理摩擦容易產生原纖化,其原纖維較長,易相互纏結,伏在織物表面而影響外觀。通過生物處理,可去除原纖茸毛,經干態下轉鼓處理,產生次級原纖化,這時的原纖與水洗濕處理所產生的初級原纖維不同,它是通過對軸向最上部的纖維切斷,在其末端形成微原纖維。微原纖比較短,而且均勻,不會發生相互纏結,具有桃皮絨的效果,解決 Tencel 纖維難以解決的原纖化問題[6]。
棉纖維的超級柔軟整理﹕利用纖維素對棉的水解作用使織物表面改性,控制減量率在 3%~5%左右,就能得到絲一般的超級柔軟手感,獲得新的織物格。纖維索同樣也可用于處理麻織物或粗麻紗,讓作用于纖維或紗線表面伸出的羽毛,將其硬而直的尖端部分原纖化,使之柔軟,以改善粗硬麻制品的肌膚觸感和穿著舒適感,亦可將粗麻紗變為毛羽少、條干均勻、可撓度高的細麻紗,尤適合于針織品,提高麻制品品位和質量。
3 生態染色印花技術
染色印花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一環,如何在染色過程中避免污染,改變傳統的染色印花方法,研發新型生態染色技術是至關重要的一項措施。下面介紹一些新型的生態染色印花方法。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