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在諸多染料中,活性染料成為廣泛使用的染料之一。染色過程中,水洗時可能將未反應的染料完全洗凈,使產品掉浮色而降低產品質量。尤其是在印染過程中,由于洗掉染料多而污染素地或其他顏色部分,而造成印染物色彩不鮮艷,影響產品外觀質量,故使用性能優良的固色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研制的活性染料固色劑為水溶性高聚物,呈微酸性,能夠增加染料與纖維的反應能力,減少染料水解。通過固色劑處理后的樣品,可以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和提高產品質量、染色牢度。
1固色劑的合成
1.1合成原理
N-甲基烯丙基胺的合成:用甲胺和氯丙烯反應,反應式如下:

1.2實驗部分
向裝有攪拌裝置的反應釜中加入一定量的甲胺溶液,按計算比例和速度用泵向釜中加入氯丙烯,將加料時間控制在10~20min,控制整個反應溫度在60~80℃,反應時間為1~3h,當反應混合物的pH值呈中性時,結束反應。再通過蒸餾制得純度較高的甲基烯丙基胺。用鹽酸調至pH值至6,得甲基烯丙基胺鹽酸鹽。將一定量的二甲胺溶液加入到反應釜中,交替滴加烯丙基氯和50%堿溶液,加料時間控制在4~6h,控制反應混合物的pH值為12~14,反應溫度為5~10℃,然后將反應溫度升高至42~46℃,回流約為0.5h,當反應混合物的pH值達到為6~6.5時結束反應。然后將過量的反應物及反應副產物蒸出,離心分離出氯化鈉,制得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鈉單體。將上述2種單體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帶有攪拌器、溫度計的三頸瓶中,用蒸餾水調整到所需濃度,60℃時加入一定量的引發劑引發聚合。聚合溫度為50~80℃,反應48h.聚合物冷卻后,將反應產物稀釋得成品。該成品為陽離子高聚物,為淡黃色粘性液體,其特性粘度為0.1~0.5ml/g,它可以與染料陰離子生成不溶性鹽,在纖維上生成色淀,并使染料分子增大而難溶于水,由此可提高染料的牢度。
2固色劑的應用實驗
在GS_501固色劑研制的過程中,針對4種活性染料:活性艷紅X_3B、活性艷紅M8B、活性翠藍KN_G和活性深藍KR進行了固色試驗。染料助劑有NaCl、堿劑(Na3PO4、Na2CO3)及洗滌劑。在實驗過程中,織物采用的是無光紡棉細布;設備有小樣試樣機、恒溫水浴鍋等。采用浸染法進行染色,浴比為1:20。工藝流程:配制染浴→織物入染→促染→固色→烘干(100℃鼓風)→水洗→皂洗→水洗→烘干(100℃鼓風)→成品。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因活性染料不同,染色、固色的溫度和時間也不同,加入的堿劑也不同,如活性艷紅X_3B用Na2CO3;活性艷紅M8B、活性翠藍KN_G和活性深藍KR都用Na3PO4。其中NaCl量一般為20~30g/l,堿劑量為15~20g/l。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