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 菌株的培養(yǎng)特征
該菌株可在Stoke固體培養(yǎng)基上形成扁平、中央較厚無光澤、邊緣粗糙的粗糙型菌落(見圖1).在低倍鏡下觀察,可見菌落邊緣有絲狀體伸出,呈毛發(fā)狀,由菌落中心向四周擴散生長.而在CGY固體培養(yǎng)基上,可形成邊緣整齊的光滑型菌落(見圖2).


2.1.3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菌株的生理生化反應(yīng)特征結(jié)果見表2.結(jié)果表明,該菌株對明膠有微弱的液化能力.它對于過氧化氫酶和硝酸鹽還原反應(yīng)及檸檬酸鹽利用呈陽性反應(yīng)且反應(yīng)很強.其它測定項目均屬陰性.

根據(jù)以上各項鑒定結(jié)果,按《伯杰氏細菌鑒定手冊》第9版,把分離到的菌株初步鑒定為第14群鞘細菌類(sheathed bacteria)球衣菌屬(Sphaerotilus)浮游球衣菌(Sphaerotilus natans).
2.2 球衣菌對不同種類及不同濃度染料的耐受性研究
將在CGY培養(yǎng)基活化后的球衣菌用無菌水制備成菌懸液涂布于各種耐受性實驗培養(yǎng)基固體平板上,于28℃下進行培養(yǎng),觀察菌株在各種染料及其相應(yīng)各種濃度中的生長情況.結(jié)果見表3.

試驗結(jié)果表明,該菌株對直接耐曬黑、酸性黑ATT等偶氮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對堿性橙、堿性棕染料耐受性一般,而對孔雀石綠和堿性品藍等染料的耐受性較差.該菌對堿性品藍的最大耐受極限為0.02 g/L,對堿性橙的最大耐受極限為0.2 g/L,對堿性棕的最大耐受極限為0.3 g/L,對直接耐曬黑的最大耐受極限是1.8 g/L,對酸性黑ATT的最大耐受極限為1.9 g/L.綜合考慮耐受性及脫色效果,選擇酸性黑ATT染料作為下一步脫色實驗的染料.
2.3 球衣菌對酸性黑ATT染料脫色的工藝條件初步研究
2.3.1 pH值對菌株脫色的影響
將分離到的菌株分別接入pH值為5.5,6.0,6.5,7.0,7.5,8.0,8.5的脫色實驗培養(yǎng)基中,在28℃,接種量為4%, 150 r/min振蕩培養(yǎng)3d,測脫色率.結(jié)果如圖3.圖3表明,該菌對酸性黑ATT脫色的適宜pH范圍為6.5~7.5,最佳脫色pH值是7.0,此時最高脫色率可達81.4%. pH值過低或過高都會降低脫色效果.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