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對聚酯纖維仿真絲性能的努力改進,自90年代以來,日本的化纖生產進人了“Singosen”時代,即新合纖時代。仿真絲的技術要點是:截面形狀的設計;增進懸垂性;產生適度膨松和柔軟的手感;如天然絲般的外觀.日本之所以在新合纖這類刨新的產品方面取得成功,原因之一是纖維制造者與紡織品制造者之間有較長的密切合作的歷史。
1994年夏在美國Greenville舉行的“紡織世界微旦纖維會議(TextileworldMicrodeierFibersConference)”傳出了對這個引起大家興趣的纖維的最新發展信息。總的看法是微旦纖維比天然絲細,是一種具有高價值的纖維,有廣闊的用途,除用于服裝外,在裝飾和工業方面都能有新的用途。尋找新用途的競爭已開始。
微旦纖維在美觀和功能兩方面都有價值。美觀是指柔軟和懸垂性;功能是指依靠結構變化可做到高度拒水的透氣織物.與此同時還能感受到舒適和能隨便穿(easycare)。
最旱開發的是聚酯微纖維。由于微纖維的出現,使現在的市場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美國的消費者已不像10年前那樣不喜歡聚酯,歐洲也是如此。因此應抓住機會改變織物結構和式樣,吸引消費者。同時微纖維由于纖維細,可以做成緊密織物,具有抗滲性和透氣性.因此聚酯微纖維可開發的工業用途有:空氣袋、抗滲織物、船帆、降落傘和氣球.正在進行應用的方面為人造血容器、廢水處理、防塵罩、防護服、人造革、空氣過濾器、外科用面罩等。將微旦短纖維包在抗微生物的醋酯長絲外,做成背帶用于外科手術后,可抗菌同時使人體感到舒服。
DuPont公司最新的微纖維McromattiqueXF(Extrafine)細度為0.3旦。產品是200根長絲組成的70旦變形絲,手感柔軟,不需堿減量處理。
繼聚酯微纖維后,還開發了聚丙烯腈和聚酰胺微纖維,它們的產品已進入市場.
CytecIndustries生產的Microsupreme,0.9dpf的聚丙烯腈微旦纖維,有原色和著色兩種,4年前開發,1年前進入市場.目標是針織外衣、襪子、非織造織物、起絨織物等。聚丙烯腈微纖維的制成品已進入了原來并不是腈綸纖維制品的市場。
聚酰胺微旦纖維在美國的首先目標是制成天鵝絨出口,已被較多地用作裝飾織物.他們認為,這種織物最終會進入美國市場。
CourtauldsPibersInc.在1994年AATCC國際學術年會和展覽會上展示了微旦粘膠纖維。
對不同品種的微旦纖維織物和不同的最終用途,需研究制訂不同的化學加工方法.表1所示為在美國的微旦纖維制造商和產品。
表1美國的微旦纖維(MD*)制造商和產品
.png)
注:F—長絲;MD-細旦;POY-低取向絲;PT-化纖廠生產的變形絲;S-短纖,T—散纖.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