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印染助劑對紡織品的新穎化、高檔化、功能化,提高紡織品附加值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綜合體現出一個國家紡織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的水平。
目前全世界紡織印染助劑有近100個門類,約15000個品種,年產量280萬噸,市場銷售額逾160億美元。其中印染助劑和織物后整理劑增長較快。國外大型紡織印染助劑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歐洲和日本,其中大的染料跨國公司如巴斯夫、科萊恩、汽巴等在世界紡織印染助劑市場上處主導地位。
1.發展不平衡 結構待調整
目前我國紡織印染助劑年產量約為27萬噸,其中前處理劑為8萬噸,包括凈洗劑、滲透劑、油劑、精練劑、退漿劑等,約占總量的30%;印染助劑約12萬噸,包括勻染劑、消泡劑、促染劑、乳化劑、分散劑、粘合劑、固色劑、熒光增白劑、保險粉等,產量約占總量的45%;后整理劑約7萬噸,包括抗靜電劑、柔軟劑、樹脂整理劑、防水劑、涂層劑等,產量約占總量的25%。
我國染料產量2004年達60萬噸,約占世界染料總產量的60%;而世界紡織助劑的年產量約280萬噸,我國只占10%左右。我國紡織印染助劑與纖維產量之比約為3.7∶100,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0%。
2.廠點太分散 企業待重組
目前國內紡織印染助劑每年銷售額約200億元,生產品種有30個門類,約1200個品種,主要品種200個,生產企業多達1100家,分布在各個行業中。其中以民營企業為主,合資和獨資企業占10%左右,生產廠主要在江蘇、浙江、廣東等地,而我國染料生產企業僅有300余家。目前國內生產紡織印染助劑的廠點過多,過于分散,上規模的大企業不超過3家。企業重組不可避免,整體水平有待提高。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