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結果與討論
2.1甲醛釋放過程分析
為考察染色固色棉織物在人體酸性和堿性汗液中甲醛釋放情況過程,將染色固色棉織物分別置于pH值為5.0和pH值為8.0的蒸餾水中,使其中的甲醛進行釋放,以考察pH值對織物釋放甲醛的影響。
結論看出,隨著釋放時間的延長兩種染色固色織物的釋放甲醛量在初始階段快速增加,然后緩慢增加。初始釋放期間(60min)兩種織物的釋放甲醛量(Q)和釋放時間(T)之間存在著良好的線性關系,而且它們的初始釋放速率均明顯高于其平均釋放速率。這主要是因為固色劑含有少量的游離甲醛,它們在織物加工過程中會被轉移至織物中,因其與纖維分子無化學結合,遇水后快速從織物中解吸下來進入水溶液中。此外在初始釋放期間,固色劑與纖維的固色反應產物以及自身縮合物也能夠在水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而產生甲醛,但是這些水解反應進行得相對較慢。而在初始釋放期后,織物的釋放甲醛主要來源于固色劑與纖維的固色反應產物以及自身縮合物的水解反應,因此表現平均釋放速率較低。值得注意的是,固色棉織物在pH值為5.0的蒸餾水介質中的釋放甲醛量、初始釋放速率和平均釋放速率遠高于其在pH值為8.0的蒸餾水介質中的相應參數。原因可解釋為固色劑Y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通過分子結構中的陽離子基團與染料分子中陰離子基團生成色淀,并且還可以通過分子間的縮合作用形成亞甲基鍵固著在纖維表面。而這種亞甲基鍵在酸性和堿性條件都可能發生水解,產生甲醛,見反應式(1)。并且在酸性條件下這種分解反應可能更易于發生,從而釋放出更多的甲醛。
2.2固色劑濃度的影響
在溫度70℃的條件下使用不同濃度固色劑對染色織物固色30min,然后將染色固色棉織物分別置于pH值為5.0和pH值為8.0的蒸餾水中進行甲醛釋放,以考察固色劑濃度對織物釋放甲醛的影響。
可見,隨著固色劑濃度的增加染色固色棉織物的甲醛釋放量呈現線性升高,并且在相同固色劑濃度條件下,織物在pH值為5.0介質中的甲醛釋放量高于在pH值為8.0介質中的甲醛釋放量。這是因為固色劑濃度的增加會使纖維表面附著相對較多的固色劑,當將織物置于水中進行釋放甲醛實驗時,固色劑發生水解的機會也相應增加,導致織物釋放出更多的甲醛。此外,當釋放時間從60min延長到120min甲醛釋放量也略有提高。
2.3固色溫度的影響
.png)
使用40g/L濃度固色劑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對染色織物固色30min,然后將固色棉織物分別置于pH值為5.0和pH值為8.0的蒸餾水中進行甲醛釋放,以考察固色溫度對織物釋放甲醛的影響。
看出,隨著固色溫度的升高染色固色棉織物的甲醛釋放量逐漸增加,特別是在90℃固色的織物表現得尤為突出,并且當釋放時間從60min延長到120min后甲醛釋放量有所提高。這可能是因為溫度的升高有利于棉纖維對固色劑的吸附作用,使得固色劑在纖維表面附著量增加,但是如上所述當將織物置于水中進行釋放甲醛實驗時固色劑發生水解的機會也相應增加,有利于生成更多的甲醛。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