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備方法
(一)轉相乳化法
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同多異氰酸酯反應制備端基為-NC0的預聚體,加入溶劑降低粘度,以二醇或二胺進行擴鏈,制成聚氨酯樹脂的有機溶液,添加乳化劑和水,在高剪切力的乳化設備中使其分散于水中,制得聚氨酯水乳液.或者將預聚體有機溶液加入有乳化劑和二胺的水中,高速攪拌,在乳液狀態下鏈增長。用正丁胺之類的單官能化合物作為聚合度的調節劑有利于乳液穩定。
(二)聚乙二醇嵌段
用聚乙二醇之類的高分子多羥基化合物與多異氰酸酯擴鏈制取水溶性聚氨酯。此類制品,不耐水解,難以直接使用。可用丙烯酸在聚氨酯主鏈上接枝引進羧酸基,然后與鋅、鈣、鎂、鋁等多價金屬鹽形成金屬交聯。也可接枝N-羥甲基丙烯酰胺,經羥甲基交聯后便可提高耐水解穩定性。
(三)預聚體引入離子基團
用親水單體(內乳化劑)與多羥基化合物、多異氰酸酯共聚,可制得含內乳化劑的離聚體。根據異氰酸酯基與羥基的當量比(即NCO/OH)大于1或小于l的不同,制成端基為異氰酸酯基或羥基的離聚體。離聚體中離子數越多,則分散體的粒徑越小,乳液的穩定性越好,但制成薄膜后耐水解性下降。因此要控制離子基團比例。
在離聚體中加入少量溶劑降低粘度,通過高效攪拌同水混合,端異氰酸酯基的離聚體同水或水中二胺發生鏈增長反應,端羥基的離聚體直接分散于水中。它們的親水單體在水中的成鹽試劑作用下形成穩定的水分散體。
(四)擴鏈引入離子基團
多羥基化合物與多異氰酸酯反應制備疏水型預聚體,加入丙酮降低粘度,同親水單體擴鏈反應得到離聚物,并不斷加入丙酮使反應混合物可攪拌,向系統內加水攪拌,形成連續的水相及被丙酮溶脹的不連續聚氨酯微粒相,最后蒸餾去掉丙酮即可。
(五)保持反應活性的水系聚氨酯
端基為異氰酸酯的聚氨酯遇水將發生擴鏈,兩個-NCO基與水反應生成脲基而連接,放出二氧化碳。因此以水為介質時會消耗掉所有的異氰酸酯反應端基。采用某些化合物可將異氰酸酯基暫時封閉,如酚類、肟類、叔醇類、亞硫酸氫鈉等。它們與異氰酸酯基反應生成酰胺型化合物。在需要時通過加熱可使異氰酸酯基再生,從而保持了水系聚氨酯的反應活性。
用自乳化或機械乳化法使封端異氰酸酯聚氨酯分散于水中,并可加入多官能度含活潑氫的交聯劑,在應用加工時加熱干燥或焙烘,可得到交聯度好的產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