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實驗方法
1.2.1染色處方
染色液:織物2g,染料(o.w.f)1%,浴比1∶30,鹽5g/L,pH值由硫酸銨的量決定,沸染60min;剝色液(摩爾比):吡啶∶水∶鹽酸(37%)=49.9∶49.9∶0.2,pH值7,浴比1∶30,溫度80℃,時間30min.
1.2.2染色升溫工藝曲線
1.3測試指標
1.3.1上染百分率的測定用722型分光光度計分別測定染色前后染浴的吸光度,計算上染百分率.
1.3.2固色率的測定用剝色液把織物上的浮色剝去,保留殘液,將其稀釋至一定體積,在722型分光光度計上分別測其吸光度,計算其固色率.
1.3.3pH值測試用pHs-2型酸度計測染浴pH值.
2結果與討論
實驗以染色處方和圖1升溫工藝進行染色,分別以不同量的硫酸銨進行實驗.
2.1空白染浴中不同量硫酸銨的pH值的變化
由圖2可知,不同量的硫酸銨在同一溫度,隨著時間的延長,pH值逐漸降低,但是到了一定時間,pH值基本上不再發生變化,原因是硫酸銨基本分解完全.5%的硫酸銨只能降低到6附近,10%的硫酸銨能降低到羊毛等電點附近,因此可以考慮在此量條件下的染色,而15%的硫酸銨能降低至3.2附近.
2.2不同pH值緩沖液的上染曲線
pH值不同對羊毛的上染速率有很大影響.下面取萬得公司的三原色毛用活性染料(o.w.f)1%,浴比1∶30,鹽5g/L,40℃起染,1℃/min升溫,分別在緩沖液pH值為4,5,6下對織物進行染色,測得上染速率曲線.
可知,隨著pH值的降低,染料的上染率提高,酸起促染作用.羊毛分子在染浴中吸附了酸劑釋放出來的H+后生成—NH+3,有了—NH2變為—NH+3,才有了吸附染料陰離子的能力,而且—NH+3的數量與染浴中的H+的濃度有直接關系,因此可見,pH值的變化直接影響上染進行的程度和速率[3].又由于萬得公司的毛用活性染料在染色過程中是對羊毛邊上染(靜電引力吸附)邊固色(共價鍵結合),所以如在初染時染浴pH值太低,則上染速率太快,且羊毛與染料發生了共價鍵結合,故移染性差,不易染勻.因此,考慮選擇不同量硫酸銨來控制染浴的pH值,使初染時染浴pH值大約在7左右,使上染速率較低,從而可以得到較好的勻染性.隨著染色時間的延長和染色溫度的升高,硫酸銨分解加速,染浴pH值逐漸下降,上染速率也逐漸升高,固色率也逐漸提高.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