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酶制劑復配中的表面活性劑及金屬離子影響
在紡織印染加工中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表面活性劑,酶制劑的復配中也需要加入合適的表面活性劑來提高酶的催化效率或者增益處理效果。王超等的研究指出,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能對酸性纖維素酶的活性起到促進作用。主要原因在于非離子的表面活性劑與酶的結合弱,不會對酶的構象產生很大的影響,由此酶能夠容易的解吸附并且移動到其他的結合部位,繼而具有很好的活性[14]。文飛等的研究表明,陰離子或者陽離子的表面活性劑易與纖維素酶結合,對酶制劑的性能影響顯著,不利于酶制劑的穩定性和活性,在復配中應當盡量避免使用[15]。張增強等的研究也指明在牛仔布生化酶洗過程中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對于酶活起負作用,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低于CMC時對酶活能起促進作用,而高于CMC時則是抑制作用[16]。
與此同時,上述文獻資料也涉及了金屬離子對于酶制劑的影響。研究表明,Na+、Ca2+、Zn2+、Mg2+、Co2+等離子在一定濃度范圍時對纖維素酶具有激活作用,而超過這一濃度時逐漸產生抑制作用;而一些金屬離子Ni+、Cu2+、Ag+、Pd2+、Li+、Fe2+、Fe3+、I-等對纖維素酶活力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于Mn2+的作用說法則存在相互矛盾的方面。總而言之,一些金屬離子可能由于能屏蔽蛋白表面的多余電荷而有利于酶的穩定性,另一些離子則可能是由于重金屬鹽能使得蛋白質變性而導致其失活。金屬離子的添加都有一個合適的濃度范圍并且以酶的種類以及其它一些條件作用下的實際實驗結果為準。
2紡織用酶制劑的復配
紡織產品印染加工過程中由于天然纖維其成分復雜,在進行染色或者后整理前都要經過一系列前處理工藝,而前處理正是酶制劑實際應用的主要領域。目前在紡織印染行業中廣泛使用的酶包括淀粉酶、果膠酶、過氧化氫酶、纖維素酶以及一些蛋白酶等。
酶制劑涉及的工藝主要有淀粉酶對于棉織物淀粉漿料的退漿,果膠酶用于棉織物精練中去除果膠,過氧化氫酶用于去除氧漂后殘余的過氧化氫,纖維素酶用于纖維素織物的生物拋光和牛仔布的酶水洗,而蛋白酶則主要用于羊毛的防氈縮整理。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