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染色工藝條件
4.1堿劑的使用
在活性染料對纖維素纖維染色時,堿充當了染料與纖維之間的反應觸媒,因此必須使用堿劑促進反應。此時,堿劑種類與用量不是重點,必需重點注意染浴的pH值。染色時的最佳pH值是基于染色溫度而變化的,pH值一般為10~1215。而羊毛由于它的特殊結構,在堿性條件下,鱗片易受損傷,因此pH值應控制在弱酸性范圍內。不同深淺時的pH值也有所不同。以α2溴代丙烯酰胺活性染料為例,淺色pH值617~7;中色pH值515~6;深色pH值415~5。pH值可通過(NH4)2SO4或HAC調節。
4.2染色溫度
由于羊毛外層有鱗片層,溫度低,不利于染料分子的擴散,升高溫度,上染率和固色率均可提高,所以羊毛染色的溫度要在100℃,同時要求染料的穩定性也要高,而預處理后的羊毛染色,隨染色溫度升高,K/S值增加,羊毛纖維顏色加深,80℃以后增加不明顯,反而影響羊毛纖維的手感。因此,預處理后的羊毛染色溫度以80℃為宜。
4.3染色時間
活性染料染色時間為60min左右,而經過預處理后的羊毛染30min后K/S值增加不明顯,說明預處理后的羊毛達到最高上染百分率所需要的時間較短,由于染色時間太短,不利于勻染。一般預處理后的羊毛染色時間以40min為宜。
4.4后處理
由于活性染料固著率低,染色后有部分染料沒有上染,因此堿性皂洗處理必不可缺。使用常規皂洗劑的中性皂洗處理得不到所需的效果。堿劑一般可用氨或純堿。常用的為氨水,注意必須降溫后再加氨水,以防氨水揮發和損傷纖維。
5結論
活性染料是取代羊毛纖維用含金屬染料(如媒染染料、金屬絡合染料等)的最佳選擇之一,毛用活性染料染色的羊毛纖維具有優良的性能,其強度也比用媒染染料染色的羊毛纖維強度高,只要合理選擇適當的活性染料,并控制染色條件,就有可能提高和改善活性染料對羊毛的上染率、色牢度及勻染性等性能。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