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廢水排放量很大,約占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1/10,是水環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這些廢水主要來自練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由于其成分復雜,濃度高,色度深,難降解物質多,其綜合治理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對印染廢水處理的研究頗為活躍,而印染廢水的脫色則是廢水處理中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1]。脫色方法主要有吸附、混凝、氧化還原、離子交換、超濾、生化等,在脫色方面各有其優缺點,下面試對這些脫色技術作一比較。
2、各種脫色技術比較
2.1吸附脫色
活性炭是應用最早、也是迄今為止最優良的脫色吸附劑。對于印染工業,活性炭能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活性染料、堿性染料、偶氮染料?;钚蕴吭谖剿苄匀玖蠒r吸附率高,但不能吸附懸浮固體和不溶性染料。而且,再生費用昂貴,一般用于量少、濃度較低的染料廢水處理或深度處理,對廢水產生量很大的印染行業不適用。
鍋爐煤渣及煙灰也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取代活性炭,實現以廢治廢。但除色率較低,一般在60%~85%。
2.2、凝集法脫色
染色廢水中染料粒子非常小,不能用沉淀法去除,在這種情況下,要采取某些方法使污物粒子凝集而成為足夠大的粒子,以便除去,這種方法就叫做凝集處理法。
凝集理論認為:水中呈膠體狀態存在的粒子,其表面帶有電荷,在水中懸浮的粒子越細,其表面積越大,表面電荷的影響越強烈。靜電斥力作用難以使粒子凝集,保持穩定的膠體狀態,以膠體狀態分散的粒子可長期放置而不沉淀。加入凝集劑后,可減少膠體粒子表面電荷,減弱相同粒子間的斥力,粒子在碰撞時,形成凝絮。
加入鐵、鋁等金屬鹽無機凝集劑,在水中溶解并離解成陽離子和陰離子,中和膠體粒子表面的電荷,以降低相同粒子之間的排斥力,從而使粒子易于締合[2]。這些金屬鹽的分子電荷數多,具有較大的凝集效果。
高分子凝集劑是具有長鏈狀分子結構的水溶性高分子,具有很強的結合能力,少量地添加就可以對膠體粒子產生凝集效果而形成大體積、有強度、易于處理的凝絮,因而,被廣泛地用于廢水處理。
凝集法的缺點是凝集劑用量大,處理印染廢水時會產生大量不易脫水的污泥造成二次污染。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