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操作管理方便。主要設備為直流電源和電解槽,操作一般在常溫、常壓下進行。不僅設備簡單,而且便于自動控制,特別適合于大規模廢水脫色處理。
(4)它是許多脫色方法的綜合,包括:無機凝集劑與高分子凝集劑的并用、氧化還原反應、氣浮等過程。處理過程中污泥和浮渣較少,一般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因此國外稱它為清潔處理法。
(5)處理費用較低。電化學法處理廢水除用可溶性陽極時消耗一定量的鐵或鋁外,一般不需消耗其它材料和化學藥品,只消耗一些電能。
2.8、納米技術
國內外的學者對半導體光催化氧化法處理染料廢水的工作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進展。在光催化氧化降解機理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用納米尺寸的TiO2作為印染污水處理的光催化劑時,其主要吸收激發波長為385nm(紫外波長)以下的光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當吸附在納米微粒表面的染料分子吸收可見光后,會產生電子躍遷而生成激發態,被激發的染料分子向納米微粒的導帶注入一個電子,染料分子生成正碳基自由基,在空氣或氧氣存在下,生成氧自由基,繼而生成HOO,這些高活性的自由基再進攻染料分子,誘導進一步的氧化還原反應,最后完全礦化,生成CO2,染料類化合物作為一種高效光敏化劑能將TiO2吸收光的范圍由紫外光區延伸至可見光區,這不但有效提高了光催化劑的催化活性,也能直接利用太陽光處理廢水,降解脫色,達到廢水處理的目的。
3、導流電凝聚法脫色研究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電化學法處理印染廢水,是一種較為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國內毛紡織染色廢水用電化學方法處理的比較多,近年來也逐漸在棉織物、化纖織物印染廠開始使用。
以往使用的電化學處理方法采用平板電極,操作時廢水處于靜止狀態,因此,傳質情況不好,處理效率較低,且占地面積大。
國內有人提出以攪拌槳為電極改善傳質效果,但電極復雜(需電刷等),且電極材料參與有用化學過程,需定期更換電極,處理成本高。
本研究采用兩個固定不動的筒形電極,外加攪拌使廢水強制通過兩極間隙形成對電極的強烈沖刷作用,加速電極表面的化學反應及廢水內的物質傳遞效果,提高了處理效率,降低了水處理成本。
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