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細纖維開纖處理紗線→水洗[普通雕牌洗衣粉0.4%(owf)]→開纖(在高溫小樣機中進行,浴比1∶30,常溫加入,以1℃/min升溫至110℃,45min,冷水降溫)→冷水洗→酸洗(1g/L乙酸溶液)→冷水洗至中性→烘干(105℃,30min)。
染色工藝染色[分散染料1%(owf),pH4.5 ̄5(醋酸-醋酸鈉緩沖液調節),浴比1∶50,50℃入染,以1℃/min升溫至80℃,50min,再以1℃/min升溫至125℃,50min,以1℃/min降溫至70℃]→熱水洗→皂洗(皂粉2g/L,95℃,5min)→熱水洗→冷水洗→烘干。
超細纖維織物通常在開纖后染色,在HS-12高溫高壓染色小樣機運轉的機械作用及高溫熱處理下會促進織物進一步開纖,使織物的開纖程度增大,比表面積增大,對染料的吸附能力也隨之增大;同時織物表面粗糙程度增大,從而改善了超細纖維織物的顯色性。
織物性能的測試開纖率從染色試樣上選取等間距的3個點的超細纖維紗線,用哈氏切片器切片(每點做3個有效切片),顯微鏡放大(640-1200X),數碼相機拍照,從裂離和移位兩方面計數已開纖的超細纖維瓣數,從而計算出裂離開纖率和移位開纖率,分別用Matlab7.0處理,計算出各點開纖率有效值。對其用Matlab7.0再次處理,得到織物的開纖率有效值。
纖維開纖率即纖維已開纖的瓣數占所有纖維瓣數的百分比。超細纖維開纖后,纖維瓣有的表現為完全裂離并且移位,有的只表現出裂縫而并沒有移位。為比較客觀地反映超細纖維開纖的實際情況,試驗設定完全分離且移位的纖維瓣數為N1,滌錦界面出現明顯裂縫的瓣數為N2,超細纖維的總瓣數為N,則開纖率的計算公式如下:綜合考慮這2種開纖率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超細纖維的開纖程度。
設定染色試樣上一點處3個有效切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