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試驗的角度分析、比較了GB/T 17592—2011《紡織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和GB/T 17592—2006《紡織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
摘要:本文從試驗的角度分析、比較了GB/T 17592—2011《紡織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和GB/T 17592—2006《紡織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
關鍵詞:禁用偶氮染料;標準;比較
隨著人們對危害身體健康的偶氮染料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其檢測標準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因此標準的更新換代是不可避免的。我國于2011年12月30日發布了GB/T 17592—2011《紡織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以下簡稱“新標準”),代替GB/T 17592—2006《紡織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以下簡稱“舊標準”),并于2012年9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為了讓試驗人員更好的理解兩個標準,本文比較分析了新舊標準的區別。
1 新舊標準的比較
1.1 試劑和試樣
新標準中增加了混合標準工作溶液的配制方法:用混合內標溶液將附錄A中所列的芳香胺標準物質分別配置成濃度約為10 μg/mL的混合標準工作溶液。
刪除了可溫控超聲波發生器。
試樣的處理過程中需要加入的檸檬酸鹽緩沖溶液由16 mL增至了17 mL,這樣使試樣潤濕的更加充分。并注明不同的試樣前處理方法其試驗結果沒有可比性。新標準不再要求滌綸產品使用附錄B的方法處理,只是說明該方法供選擇使用,若使用了附錄B的方法要在試驗報告中說明。附錄B由規范性附錄改為資料性附錄,并將“滌綸試樣”改為“聚酯試樣”,按照國家標準統一了名詞術語。
1.2 分析方法的改變
1.2.1 氣相色譜/質譜儀的柱溫升溫過程做了修改
柱溫升溫過程的時間由44 min縮短為22.7 min,節省了試驗時間;新標準將溶劑延遲的時間定為3 min,若時間過長,會影響到苯胺的出峰;若時間過短,溶劑峰過高會直接影響整個離子流程圖的效果。
1.2.2 HPLC/DAD分析方法的一些修改
新標準柱溫溫度由30℃改為40℃,并且修改了梯度的表述。舊標準的梯度為表格的形式,新標準用文字訴述更加簡潔明了。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