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介紹了國家服裝標準的三大分類,結合服裝市場競爭越來越注重提高產品質量的現狀,討論了正確選擇紡織服裝標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結合常見紡織服裝產品標準舉例說明了如何才能更好地選擇正確的紡織服裝產品標準。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紡織行業在產業提升、國際化進程、自主創新、品牌效應及基礎建設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以此同時,為了保證紡織行業競爭的公平性及產品質量的安全性,各式各樣的紡織品標準應需而生。對于企業來說,最令他們頭疼的就是如何在眾多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里選擇適用于自己產品的標準。紡織服裝標準大部分都是推薦性標準,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產品的特性來選擇使用或者不使用,但是這些推薦性標準都有自身的適用范圍。不在適用范圍內的服裝則會認為標準選擇錯誤。
1.按面料結構選擇
目前我國服裝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主要分成三大類:梭織服裝標準(由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針織服裝標準(由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和皮革服裝標準(由全國皮革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測試的項目經常選自與織物工藝設計直接有關的基本項目,要想正確選擇服裝標準,首先就要先分清楚服裝面料的結構類別。
常用的皮革服裝標準有標準QB/T1615-2006《皮革服裝》和QB/T2882-2008《毛皮服裝》與及QB/T2955-2008《毛皮披肩、圍巾》標準,這三個標準都是指主料是用動物皮毛制成的服裝。皮革是經脫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學加工所得到的已經變性不易腐爛的動物皮,簡單說皮革就是有皮沒有毛;而毛皮指帶毛的動物皮經鞣制、染整所得到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又稱裘皮。毛皮由毛被和皮板兩部分構成。
2010年4月1日實施的標準FZ/T73028-2009《針織人造革服裝》主要是指以針織布料為基布,以合成樹脂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復合面料,并用這種復合面料成批生產的人造革服裝。常見的有聚氨酯干法人造革和聚氯乙烯人造革,這里特別指出的是底層基布必須是針織品。
梭織是由兩條或兩組以上的相互垂直紗線,以90度角作經緯交織而成織物。針織則是利用織針把紗線彎曲成線圈,然后將線圈相互串套而成為針織物。梭織服裝標準與針織服裝標準在內在質量的要求有很大的區別,比如FZ/T73020-2004《針織休閑服》內在質量要求考核的項目有頂破強力、水洗尺寸變化率及洗后扭曲等,而梭織GB/T2660-2008《襯衫》標準則要考核面料的撕破強力,紕裂程度,洗前洗后的服裝外觀平整度等。由于制造工藝的不同,兩種面料產品在外觀疵點和縫制方面的要求等也有很大的區別[],如針織布會有跳針、漏針等,而梭織布常見疵點則是斷經斷緯、經縮緯縮等。此外,由于針織面料有延伸性好、易卷邊、易脫散等特點,所以在外觀疵點上破損性的疵點都是不允許的,而挺括性就要求得不很嚴格。
所以在選擇標準前要分清面料結構,以免發生張冠李戴的情況。分清面料的結構類別是正確選擇相應紡織服裝產品標準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