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友好、環境安全的要求對紡織品越來越嚴格,其中,對環境造成最大危害的是由染色造成的。眾所周知,染色時排放出許多包括廢水和廢氣或固體廢物等。因此,防止污染的關鍵要素是采用天然染料。
與合成染料不同,天然染料對人體和環境無危害。它們的素性最低,幾乎沒有污染的廢水,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輕。在自然界,某些植物的廢棄物,可以用來提取染料。假如能夠用天然染料,染蠶絲,就有可能減少蠶絲染色的污染。
基于上述觀點,本研究打算從作為植物廢料的濕和干桉樹類樹皮中萃取染料,并對萃取工藝進行優選,同時用于家蠶絲染色。
1試驗工藝
1.1染料選擇
天然染料是從植物、動物、蔬菜和礦物資源中得到的未經化學加工的染料和顏料,被看作綠色生態型染料。因此,本研究選擇天然染料。
1.2資源選擇
桉樹類樹皮由以下重要化合物組成,也就是,還有作為色素的圣草酚、柚甙素、棟精、鼠李精醚、黃杉素。它是從Erode和Nilgrris高地上,以干和濕態收集的,用作本研究染料萃取用的資源。
1.3媒染劑的選擇
眾所周知媒染劑可使同樣染料賦予各種顏色。合成媒染劑會造成污染問題,也會影響環境。因此,天然媒染劑的使用是安全的。石榴表皮也能夠用作媒染劑,賦予更深顏色并具有良好牢度性能。
因此,本研究選擇環境友好型媒染劑,即訶子和石榴表皮。
1.4織物前處理
Rewat等人提供的絲織物脫膠工藝如下:在100mL水中含0.5mLgenteel的適量溶液中,緩慢攪拌約30min。之前,將6m絲織物在冷水中浸泡5min。然后瀝干水份,將絲織物在制備好的溶液中浸泡30min。織物在溶液中被緩慢攪動,再在冷水中光分水洗2次,陰干。
2染料萃取方法的優化
將濕樹皮撕成小片,被研磨成均勻的糊狀物。干樹皮在制粉廠里通過研磨制成細粉。將500g桉樹類的濕糊料和干粉放在4個分開的容器里,和100ml水混合,加熱至沸。染料液體壓80℃、100℃、120℃3種不同溫度下被萃取,溫度由調節火焰高度維持。染料萃取的最佳時間為60min,并保持溫度穩定。在達到規定時間后,各染料溶液被分開過濾,存放在清潔的玻璃瓶中。每個燒杯中分別吸取各染料萃取液1mL,并將它和100mL水混合。將1g絲織物投放到各染料溶液中加熱至沸。染色時間均為30min。然后染樣用冷水沖洗、晾干。記錄各試樣的撕破強度。將少許試樣貼上標記,平整地貼時在白卡片紙上,用作分析染色物的光澤、質地、染色深度和勻度,用目測檢查表示。結果表明,從1kg干和濕桉樹類樹皮中萃取出的染料是良好的。因此,本試驗選擇用1kg干和濕桉樹類樹皮萃取出的染料。
3染色濕度和時間的優
在6個分開的燒杯中分別取出1kg干和濕桉樹類樹皮的萃取液,其濃度分別為3%、6%和9%,其中加入100ml軟水,將1g絲織物投入到溶液中。每只染料浴分別保持溫度為80℃、100℃和120℃。染色時間保持不變,均為60min。然后充分洗滌,晾干。測定試樣的外觀和強度。結果表明,所有所用的染料試樣,在100℃染色時都具有良好外觀和強度。因此,染色溫度統一為100℃。
4媒染劑濃度和染料濃度的優化
為了優選蠶絲試樣中的染料濃度,用從濕和干態的桉樹類樹皮中萃取出的染料染色,染料濃度分別為3%、6%和9%。
4.1媒染工藝選擇
根據Gupta所述,媒染牢度取決于媒染劑和媒染法,因為形成不同金屬染料結合物在其耐光性上有差異,還因為金屬對染料的光化學降解會有正面或負面影響。因此,媒染采用預媒染、同樣媒染和后媒染3種方法。
4.1.1預媒染法
在預媒染法中,脫膠試樣在含2%石榴表皮溶液中,100℃媒染60min,在未經任何中間洗滌下晾干。然后,再在含3%桉樹類染料的溶液中,100℃染60min.染色后,試樣從染浴中取出,用冷流水沖洗,去除試樣表面存在的多余染料粒子。6%和9%的染料萃取液也桉相似的染色法染色。
4.1.2同浴媒染法
同浴媒染是將含有3%桉樹類染料、2%石榴表皮和脫膠試樣組成的溶液,100℃沸染60min。染色后,用冷流水沖洗試樣,去除試樣表面上存在的多余染料粒子。6%和9%的染料萃取液也桉照相似方法染色。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