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漿料與印染產品質量之前,我把印染行業目前的概況向大家做以簡單介紹:
印染是我國紡織工業中的一個重要行業,是面料深加工、精加工和提高附加值的關鍵行業,對促進纖維原料生產和紡織工業發展,更好地為服裝、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的最終消費及應用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中國印染行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局面。多元化投資的大量涌入,先進裝備的相繼投產,新產品、新技術紛紛亮相,在全球的產能份額持續上升。
截止到2003年底的統計數據表明,全國規模以上印染企業數1190家,印染布產量達251.32億米,約占全球印染布產量的30.00%,排名穩居世界首位。工業總產值926.45億元,占全國紡織工業總產值的7.19%。銷售收入876.20億元,出口交貨值375.67億元,印染主要六大類產品進出口貿易總值達93.06億美元,實現貿易順差24.42億美元,全年實現利潤27.30億元。
近年來按市場需求,我國印染產品結構有了較大調整。據2003年的統計表明,以印染產品大類分:染色布的比重最大,為63.32%;漂白布的比重近年有所下降,只占到13.01%;印花布的比重為23.83%。以不同纖維分類:棉印染布的比重最大,占到36.89,產量同比增長19.50%;純化纖布的比重次之,為35.12%,產量同比增加20.02%;棉混紡印染布的比重為27.99%,產量同比增17.98%;這充分說明印染企業在順應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在不斷調整產品結構。
我國是產棉大國,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印染工業,以加工棉紡織產品為主。80年代以后,化纖工業迅速發展,化纖作為作為紡織原料所占比重不斷上升。至2003年,作為印染加工的紡織原料,化纖原料與純棉原料增幅相近,且高于混紡織物。
隨著不斷推出的各種新型纖維,化學漿料、變性淀粉及紡織廠的經紗上漿工藝也在不斷發展變化,因此,為印染廠的退漿工藝增添了許多新的研究內容。
一、印染工序退漿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原棉經過紡紗、織布等加工后,便成為棉紡廠的成品,稱之為原布或坯布。這種坯布也可用于衣著或工業用布等,但多數要經過染整加工才能更好的適合衣著、家紡、醫用及其他工業用布等。印染企業的任務就是用紡織廠生產的坯布為原料,經過一系列化學的、機械的加工后,生產出絢麗多彩的花、色布及漂白布等,以滿足人們的衣著、家用紡織品等需求。織物在印花、染色、漂白之前,要達到一定的半制品要求,如白度均勻一致、手感柔軟、具有良好的吸濕性能等。而坯布上的漿料給印染加工帶來了困難,原坯布色澤不潔白,吸水性很差,手感也比較粗糙,加之油、蠟及棉纖維雜質的存在,使得染色、印花難以進行。因此,在進行染色、印花前,首先要去除織物上的漿料,這個過程叫做退漿。退漿過程就是要在保護纖維不受損傷的前提下,充分去除織物上的漿料。
二、漿料對印染工序退漿的影響
紡織漿料是由粘著劑和助劑二大部分組成,粘著劑是紡織漿料的主體,主要有淀粉、聚乙烯醇及丙烯酸等三大類。
1.淀粉類漿料的退漿原理:
紡織漿料以淀粉和變性淀粉類漿料為主體,而淀粉類漿料主要用于棉纖維等纖維素纖維,因此,對淀粉類漿料的退漿,是印染廠最常用的退漿工藝。
淀粉在酸、堿、氧化劑和淀粉酶的作用下,發生不同程度的分解。淀粉酶對淀粉漿料的水解有顯著的功效。目前印染廠對于淀粉上漿的坯布,主要采用淀粉酶和堿進行退漿。應用于退漿的淀粉酶如印染廠傳統的BF-7658淀粉酶及胰淀粉酶等。淀粉酶能使淀粉液化,同時產生低分子糊精,可使淀粉分子鍵逐漸斷裂,粘度迅速降低,進一步水解為糊精,可稱其為液化酶或糊精化酶。淀粉在熱的燒堿作用下,發生強烈的膨化,淀粉經充分膨化后可以用熱水洗去。也是印染廠常用的退漿方法。
印染廠有時為了縮短工藝流程和節約能源,將堿和雙氧水結合一起進行退煮、漂染二步或一步法工藝。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