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聚乙烯醇類漿料的退漿原理:
滌/棉(T/C65/35)經紗含滌成分高,在通常的上漿配方中,聚乙烯醇(簡稱PVA)漿料使用比例很高,在滌/棉65/35經紗上漿的傳統漿料配方中,聚乙烯醇漿料比例高達70%-75%。
PVA不能被淀粉酶分解,因而也不能用淀粉酶來退漿。水是PVA最好的溶劑。如果是低粘度的PVA,浸軋含表面活性劑的水后堆置或汽蒸,使PVA薄膜膨脹和軟化,然后用80度以上的大量溢流水沖洗是能達到退漿效果的。但由于PVA規格不是全部低粘度的,因此,當前退漿的主要方法是熱堿退漿。軋熱堿后,在一定的溫度下堆置,然后充分水洗。因為熱堿作用于PVA可以促進PVA薄膜的膨化,比單用熱水膨化的效果好,同時,現在多以混合漿料上漿,熱堿亦能使淀粉膨化,用熱水強洗后,達到共同去除的目的。
丙烯酸類漿料的退漿原理與PVA漿料退漿原理基本相同。
三、退漿不凈對印染產品質量的影響
1.退漿效果的檢測:
傳統的檢測方法為稱重法,即(坯布重量-退漿后重量)/坯布重量x100%,這種方法需要化驗室檢測后才可通知機臺,時間上有一定滯后,用碘-碘化鉀、用碘-碘化鉀-硼酸試劑點滴可快速簡單的評定退漿效果,并可分別測定淀粉漿料和PVA漿料。在退漿后的織物上滴上幾滴試劑,如呈黃色表示漿料基本退凈,如呈藍色表示織物上還殘留有漿料。
由于現在多為退漿煮練同步進行,半制品的測試還有毛效、白度等指標。視后工序印花、染色不同要求而定。
2.退漿效果對印染產品質量的影響:
由于淀粉和纖維素纖維具有相同的官能團,殘存在織物上的漿料經過絲光后,同樣具有很強的和染料反應結合的能力,但漿料和纖維結合不緊密,加之自身易水解、降解,水洗時容易和染料一起脫落,造成染色牢度降低。
退漿不凈對邊中色差的影響:
以冷堆工藝為前處理工藝時退漿率較低,且可能由于堆置時邊中溫度的差異造成退漿邊中不一致,因此,可造成染色的邊中色差,另外,在還原、氧化、皂洗等工序中,殘留漿液也參與反應,可造成色光和深度等差異
退漿不凈對免燙產品防皺效果的影響:
如前所述,由于纖維素和淀粉具有相同的化學組織結構,而且大分子間的連接狀態較纖維素更為松散,因此,樹脂與纖維素反應的同時,一部分也會與未退凈的漿料發生反應。由于淀粉分子在酸性高溫條件下很快降解,使纖維分子鏈或基本結構單元間的共價鉸鏈遭到破壞,從而影響織物的防皺效果。
退漿不凈對功能性整理耐久性的影響:
防水、防油整理效果和耐久性會由于漿料的存在而大大降低。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