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多組分纖維紡織品在市場上有著非常良好的前景,尤其是滌/粘(棉)混紡織物,在多組分纖維紡織品中其產量占了近80%[1]。滌/粘(棉)混紡織物既具有纖維素纖維吸濕性能強、透氣性好的優點,還具有滌綸纖維良好的保形性、極佳的懸垂性、免燙性和染色牢度等優點[2]。高檔的滌/粘(棉)混紡織物需要進行堿減量處理,同時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活性染料低鹽染色已經成為國內外大力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堿減量和低鹽接枝工藝一般分為二浴法進行。
本課題采用先接枝后減量一浴兩步法處理工藝,從而縮短處理時間,降低生產成本,有利于環境保護,實現紡織品生態染整的需求。
1試驗部分
1.1試驗材料、藥品和儀器
材料:T65/C35織物(生坯),棉織物(C)、滌綸織物(T);
染料:活性紅BF-3BN;
藥品:接枝劑KF-2、接枝劑HS-2、燒堿、元明粉、凈洗劑、純堿、減量促進劑;
儀器:SHA-C數顯恒溫振蕩器(國華電器有限公司);HH.S21-6電熱恒溫水浴鍋;電子天平spa202F;高溫高壓紅外染色機;SF600X DATACOLOR計算機測色配色儀(美國datacolor international公司);Y571A染色摩擦牢度試驗器。
1.2試驗方法
1.前處理(接枝、堿減量)試驗基本配方:
接枝劑(o.w.f)X%;NaOH(接枝)a g/L;NaOH(減量)b g/L;減量促進劑c g/L;浴比1:Y。
2.前處理(接枝、堿減量)試驗基本工藝過程:

3.染色基本配方:
活性染料(o.w.f)1%;元明粉a g/L;固色堿2.5g/L;浴比1:20
4.染色基本工藝過程:

5.皂煮基本配方及工藝:
凈洗劑2g/L;浴比1:20;溫度90℃;時間20min。
本研究采用先低堿常溫接枝,后加燒堿升溫進行堿減量的一浴兩步法接枝減量工藝,以解決接枝減量的pH值及溫度的矛盾。
2試驗結果與討論
2.1接枝工藝研究
接枝劑對纖維素纖維接枝時,pH值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而pH值是通過堿劑用量來調節的,它不僅可以保證接枝劑與纖維的固色反應,而且能促使纖維素的羥基電離成纖維素陰離子,從而使接枝劑與纖維牢固結合。堿劑用量必須適當,若過高時作為親核試劑的OH-進攻環氧基上電子云密度較低的碳原子的能力增加,使其開環,失去和棉纖維反應能力從而使接枝率下降[3~4]。本試驗采用的堿劑為燒堿和純堿。
通過純堿和燒堿用量不同活性染料染色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堿劑用量對接枝劑KF-2接枝后活性染料上染效果影響
堿劑用量 | 0 | 0.5 | 1 | 2 | 3 | 4 | 5 | 6 | |
K/S值 | NaOH | 3.851 | 4.213 | 4.418 | 4.430 | 4.387 | 4.358 | 4.349 | 4.346 |
Na2CO3 | 3.782 | 4.136 | 4.125 | 4.061 | 4.009 | 3.980 | 3.951 | 3.933 | |
工藝配方:接枝:接枝劑KF-2 1.5%;T/C 3g;堿劑0~8g/L;浴比1︰20
染色:染料濃度(owf)1%;處理后的T/C;元明粉30g/L;浴比1︰20
從上表1可以看出:接枝劑對纖維素纖維進行接枝時,對纖維素纖維接枝效果隨著堿劑用量的變化而改變,當純堿用量在0.5~1g/L時,織物K/S值最大,說明接枝效果最佳;擔當純堿用量>1g/L時,K/S值呈下降趨勢,但是下降不明顯。同時,當燒堿用量在1~2g/L時,織物K/S值最大,說明接枝效果最佳;擔當純堿用量>2g/L時,K/S值呈下降趨勢,但是下降不明顯。同時,通過表1的比較發現,在堿劑用量相同的情況下,燒堿的接枝效果優于純堿,同時燒堿在堿用量升高時,接枝效果變化不明顯,考慮到后期滌綸堿減量,所以接枝工藝中堿劑選擇用燒堿,用量為1g/L左右,活性染料在滌棉織物上上染率較高,接枝效果較好。
2.2堿減量工藝對接枝效果的影響
滌綸堿減量工藝一般分為三種,影響堿減量(主要是助劑和燒堿濃度)的因素有多方面,溫度和助劑對它的影響是也不容忽視的。本部分試驗主要討論不同堿減量工藝對接枝效果的影響。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