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梳聯已成為一項成熟技術,工藝先進,自動化程度高。采用清梳聯不僅是棉紡行業向技術密集型轉化的需要,也是生產高質量棉紗和推廣應用好高產梳棉機的需要。而國產清梳聯起步發展較晚,工藝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作為我廠“八五”期間的重大技術改造工程,全套引進還是國產化,決策層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以我為主,量力而行”的技術改造的指導思想,在廣泛調研的同時,不斷征求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意見,選擇了一半引進一半國產的清梳聯生產線。
方案確定后,我們認為清梳聯能否發揮優勢的關鍵在開清棉工序。而瑞士立達公司的清梳聯設備工藝成熟,技術先進,自動化程度高。在與國際上同類機型比較的同時,我們決定引進立達公司開清棉機組及U型棉箱喂給裝置,梳棉機采用西北機器廠在消化吸收C1/3型梳棉機基礎上開發研制的FA211型梳棉機。該機產量高,質量穩定,適紡范圍廣,可在清梳聯系統中使用,也可單機運行。
在充分吸收國內外設備優點的基礎上,中外雙方工程技術人員和各協作廠家共同努力,于1994年3月28日全面完成了清梳聯設備安裝調試工作。全套設備投入運行后將形成16臺梳棉機同時生產兩個品種的生產能力。因我廠財力所限目前只完成原設計方案的一半規模。投入運行的半套設備經過一年來的生產實踐,已明顯發揮出優勢,設備系統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維修方便,運行安全可靠,具有國內90年代的先進水平。
1工藝流程概況
1.1工藝流程配置

1.2流程的主要特點
(1)流程短、效率高。這套流程較國內開清棉工藝流程短,并配有立達公司先進的Bl型除塵清棉機,開松效果好。國產FA211型梳棉機是消化國外先進機型研制開發的高產梳棉機。排短絨及除雜率高,系統除雜率可達96%,有強打擊,卻不易損傷纖維和產生棉結。
(2)無回花給棉。壓差控制的
U型無回花給棉裝置,氣流比較穩定,原棉可均勻分配到各梳棉機的給棉箱中,壓力低于設定值即能給棉,達到設定值就停止給棉,控制靈敏,無多余
(3)產量高、質量穩定。A1/2型自動抓棉機、B1型除塵清棉機產量可達1000kg/臺·h,FA211B型梳棉機產量可高達55kg/臺·h。生條條干比A系列梳棉機提高了37.68%,熟條條干穩定在13%~14%,成紗水平大幅度提高。
(4)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維修方便。外機的關鍵設備A1/2型自動抓棉機、B1型除塵清棉機都裝有微機控制裝置。梳棉機也配有國內高水平的長片段自調勻整控制器。系統各種保護開關,光電控制檢測,壓差控制,緊急制動和報警裝置齊備,全套設備控制靈敏,操作維修方便。各種故障顯示給故障查找和維修帶來了很大方便。
(5)設備選型配套合理,與全套引進相比可大幅度節約外匯。在高檔次、高質量、高水平的思路下,瞄準國際領先水平和國內先進水平,實現系統的最優組合。以國產梳棉機替代引進梳棉機(以C4型梳棉機為例),僅此一項,可節約外匯71.88萬美元。除塵設備采用了哈爾濱飛機制造公司生產的wLC型聯合除塵機組,與國內許多同類機型比,也有一定的獨到之處。
(6)排塵除短絨效果好。全系統排塵點和排短絨點主要指A1/2型自動抓棉機與Bl型清棉機之間的塵土分離器、B1型除塵清棉機打手室外網眼板、B5/5型清棉機中的T型柵狀棉箱、小塵籠和FA211型梳棉機上的7個吸點。流程中雖然沒有凝棉器,但先進的技術和優越的設備性能,使排塵排短絨效果完全達到了工藝要求。
2各單機的主要技術特點
2.1A1/2型自動抓棉機
開松效果好。由于抓棉羅拉齒形刀片中的安排產生斜向翻滾,結合壓棉羅拉,抓取的重量很小,一般在50mg以下,從而獲得了極好的開松效果。
操作方便簡單。通過程序控制,可按產量模型、抓取模型將產
量或抓取深度在鍵盤上輸入,抓棉機可自動進行抓取。運行、操作和設備故障情況都能以數字編碼在微機顯示屏上顯示和進行鍵盤操作。
工藝調整靈活。抓棉機上的可調點較多,主要有:①抓取裝置的橫動速度
維修方便,保護措施多。設有各種限位開關、脈沖開關、光電檢測器等30個控制保護點,可大大減少機器在操作、運行中的故障。打手下方的兩塊防護板,只要停止抓棉便自動合上,安全性能可靠。
2.2B1型除塵清棉機
無握持自由打擊,除塵效率高。棉流通過入口進入打手室,特殊的角釘和打手裝置,使原料在塵棒處得到充分的分解,在理想的開清棉原理指導下,纖維損傷小,塵埃破籽和細小雜質得到了較為充分的清除。
程序化控制、工藝調節方便。打手下方的塵棒可根據原料含雜情況在微機上將相對落物量和打手電機轉速輸入并自動調節。電機的變頻控制范圍為400~800r/min。
2.3B7/3型多倉混棉機
設計緊湊,混和作用好。強烈的三點混和,作用細致,六只垂直棉箱,保證了原棉的瞬間混和,原料在氣壓及機械作用下得到了充分混和,滿足了均勻混棉的質量要求。
工藝調節方便。主要調節點有:①水平簾和角釘簾速度;②均棉羅拉和剝棉打手速度;③均棉羅拉和剝棉打手與角釘簾間隔距;④進出口風量、風壓和倉內壓力。
安全可靠。機上有緊急停車裝置和火花探測裝置,一旦有火警出現,靈敏可靠的紅外火花探測裝置便可控制機上三通自動關閉多倉進口,擋住已燃原棉使其排到機外收集箱內。
2.4B5/5型清棉機
獨特的T型柵狀棉箱。T形柵狀棉箱由排風管與濾塵系統相連,可以進一步去除原料中的塵土和短絨
及觀察纖維的運輸情況。
開松緩和除雜作用好。棉流受到控制進行理想的開松或最大程度的除雜。獨特的鋸齒形打手可獲得溫和的開松效果,又使硬雜物不致于進入梳棉機而造成針布損傷。
調節方便安全可靠。產量可根據梳棉機的開臺數由無級調速改變,打手和刀形塵棒隔距可進行調節,各個蓋罩只有停車時才能打開并設有緊急停車按鈕。
2.5U型棉箱喂給裝置
組合靈活氣流穩定。同一組梳棉機可同時生
結構簡單,上下棉箱分離。棉束從上棉箱通過問歇開松機構送到下棉箱。在下棉箱中形成均勻的筵棉,以理想的狀態喂入梳棉機。
2.6FA211型梳棉機
適紡性強,可滿足清梳聯棉層喂入和單機棉卷喂入。按使用類別不同設有牽伸變換齒輪傳動系統和長片段自調勻整系統,還配有集棉器、喇叭口等,并能根據用戶要求擴大適紡品種范圍。
刺輥部分設有扇形分梳板。為了增強梳理作用。在刺輥部分增加了兩組各帶有一把除塵刀的分梳板,使得纖維在進入錫林前,先受到一次開松,以避免纖維進入易受損傷的區域。
后罩板處增裝后固定蓋板。錫林后有三根固定蓋板,自上而下針密度分別為粗、中、細排列,有利于消除點隙充塞,增強轉移過程中的開松除雜,提高了纖維的平行伸直度。
FA211型梳棉機配置了西北機器廠自行研制開發的YZ-I型長片段自調勻整儀,主要是對輸出部分進行檢測,在大壓輥處有一個檢測口,將收到的氣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并輸入到電子設備中,與設定值進行比較后,通過直流電機改變給棉羅拉轉速,有效地控制了生條重量不勻率。
吸塵效果好。機上共有七個吸點,抽吸的纖維都集中在濾塵箱內,可與自動間歇吸系統相連,通道光潔,密封效果好。
運行安全可靠,機上各種保護措施齊全。如蓋板過載、道夫返花、斷頭自停等,可大大減少故障,確保梳棉機
運行正常。
3清梳連接過程中主要技術問題處理
用引進設備和國產設備配套組成清梳聯生產線,對于我們來說一無經驗,二無資料,在合作洽談會上,中外雙方工程技術人員對可能出現的技術問題進行了事前磋商和技術準備,對U型棉箱與FA211型梳棉機連接等技術難題提出了改造方案。在安裝實施過程中,我們主要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
(1)FA211型梳棉機與立達U型棉箱傳動部分的連接。由于雙方廠家在連接問題技術準備過程中的差錯,出現了
(2)FA211型梳棉機吸落棉搖板閥(立達公司提供)與底座(西北機器廠提供)連接不上。引進設備間歇吸落棉搖板閥為方形接口。按協議國內配套也應為方形接口,而實際到廠的為圓形接口,經過雙方技術人員的共同協商,對此部位進行改造,重新制作了直徑為160mm的16只天方地圓接頭,保證了底座與閥體之間的連接。
(3)開清棉設備、U型棉箱和除塵系統出現故障,梳棉機道夫無控制線路。根據引進設備與清梳聯系統性能要求,清梳聯系統必須實現系統控制。FA211型梳棉機也沒有前方機臺的故障顯示裝置。增加線路,梳棉機電氣柜沒有位置安裝電器元件,按外方技術人員的要求必須增加線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本著快捷可行的原則在梳棉機控制面板上增裝了故障指示燈,實現了除塵機組、開清棉機組、梳棉機三者之間的故障系統控制,保證了系統的正常運行。
(4)B7/3型多倉混棉機為下排風,而地基制作時未留風道。經外方技術人員同意,在棉箱一側防護罩板上開了φ400mm的孔,并自制加裝可調節
風管一個,保持了倉內0.5Pa~50Pa壓力的實現,在未做地基修改的情況下,解決了B7/3型多倉混棉機上排風的問題。
4使用效果
4.1生產概況
(1)品種:C18tex。
(2)原料:等級1.16級,長度28.37mm原棉。
4.2主要質量指標
(1)生條重量不勻率是考核清梳聯的重要指標之一,它可以衡量清梳聯的整體水平。從測試結果看,5m生條重量外不勻U%值平均為2左右,可控制在3以內,明顯優于傳統棉卷工藝水平。生條5m片段內不勻率U%值能控制在2左右。
(2)條干不勻
(3)生條結雜。由于配棉成分變動較大,時高時低。而測試結果表明完成水平卻較好,以C18tex為例,每克棉結雜質總粒數為35。
(4)改造前后的主要指標對比如表1所示,紡紗品種為C18tex。

4.3故障及處理
清梳聯設備故障大體可分系統故障、操作故障、運行故障、機械故障和電氣故障。機械故障和操作故障率極低,平均為0.03次/班,因清梳聯工藝所要求的電壓波動為±10%,電氣故障率僅為0.05次/班,其它故障均低于傳統紡紗設備。
總之,經過一年多來的生產實踐證明,設備性能與全套引進相比,基本達到同類產品質量水平。設備運行正常、經濟、實用。
5存在問題
該套中外結合的清梳聯生產線,在吸收國外先進成熟技術的同時,大膽采用國內領先技術的高產梳棉機和除塵設備。1994年4月投產以來,設備運行可靠,故障率低,生條質量優于傳統工藝,是紡織企業技術改造的理想機型。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在B5/5型清棉機出棉口,需要安裝一臺壓差控制儀,以確保原料供應正常,使其密度均勻、氣流暢通。
(2)FA211型梳棉機落物輸送部分通道粗糙,有掛纖維現
象,影響正常輸送,建議制造廠改進設計和提高加工精度。
(3)除塵設備電控元件可靠性能差,故障率高,建議制造廠在設備組裝過程中對電控元件進行篩選。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