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兔毛資源豐富,年收購量已突破萬噸,兔毛產量占世界產量的80%~90%[1],據統計,80年代我國兔毛平均年產量為7450t,而出口量平均為4550t,占產量的61%[2],隨著國內兔毛產品需求增加及生產工藝的不斷改進,在國內加工的比例也在增加。近年來紡織部門開始把開發利用兔毛作為產品開發的重點,新開發的兔毛產品系列多達100種,產品結構已從過去主要生產粗紡兔毛衫,發展到生產精紡兔毛衫、精紡呢絨、毛毯、絨線、粗紡呢絨等。
由于兔毛纖維獨特的結構,其紡織染整加工工藝與羊毛不同。例如,在染色方面,由于纖維具有光澤,顏色天然潔白,表面臘質多,容易氈合,且上染率低,染色時必須采取合適的助劑和相應的染色工藝,才能使纖維染色均勻,顏色鮮艷,上染率提高,而又保持纖維天然的光澤與手感。多年來我們在兔毛染色及其制品開發方面做過試驗,特別是兔毛染色中勻染性差和上染率低等問題,進行了分析比較,通過助劑篩選,找到最佳配方,使問題得到解決,并結合生產實踐找出了一條經濟可行的工藝路線,下面進行簡單總結。
1染色試驗
我們在現有的生產設備基礎上對染色工藝進行改進,特別是對染色助劑進行了篩選,從勻染性、染料上染率等指標進行了分析比較,找出了最佳的工藝路線。
染色設備:散毛染色機;
試驗用原料:國產二級兔毛;
試驗用染料:媒介染料。
1.1勻染性試驗
1.1.1影響勻染性的主要因素
A.染色設備好的染色設備是染色勻染性的必要條件,如果設備運轉不佳,很難保證染色的均勻,兔毛的染色一般采用散毛染色,在散毛染色機中進行。要保證纖維染色均勻,必須使染液充分和均勻的循環,因此要求液泵有足夠的壓力,使染液流量符合勻染要求,通常的水流量應不少于40L/min[3],如果初染染液流量過低,極易造成染色不勻,另外,染色浴比不宜過小,過小對染液充分循環不利。通常情況下,染色浴比不小于10∶1,否則易染色,特別是染色設備運轉狀況不佳時,更是如此
B.染色助劑其中高效滲透劑是提高勻染性和去除“白斑”的關鍵。因為纖維表面含有油脂,具有拒水性。一般在浴液中加入適量的滲透劑,提高纖維的臨界表面張力,在染色時就能使纖維充分潤濕,以利于勻染。另外,兔毛纖維和羊毛纖維相比,兔毛纖維細,裝缸時纖維之間往往壓得過實,染液循環困難,容易造成染色深淺不一,甚至出現白斑現象。此外,染色造成白斑現象是由于在裝缸時纖維帶進大量的空氣,在染液中形成許多小氣泡滯留在密集的纖維間隙,阻礙了染液的正常循環,加入高效滲透劑可以去除這些氣泡,提高勻染性。總之,選擇合適的滲透劑,就能去除“白斑”現象。
1.1.2滲透劑對勻染性的影響
在兔毛染色中,一般采用拉開粉等表面活性劑,提高染色的勻染性,但效果不理想。為此我們對多種滲透劑進行了比較試驗,以便找到適合兔毛染色的高效滲透劑。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滲透劑對勻染性的影響

從試驗結果看出,加入滲透劑能提高勻染性,克服白斑現象。但是,不同的滲透劑對染色結果不一樣,在用量同為0.5%的情況下以汽巴滲透劑FFA的勻染效果為最好。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