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年來,聚氨酯化學發展迅速。目前聚氨酯的合成原料已發展到數十種,可組合的配方千千萬萬。專利文獻中,個例甚多,但大多一劑一方一用。對聚氨酯分子設計、物性和用途之間的相關分析較少。
我們在泡沫塑料、彈性涂料、彈性纖維、膠粘劑,以及聚氨酯織物后整理中的防水透濕涂層、仿麂皮、疊層織物、粘合襯,真絲抗皺,合纖抗靜電,緩釋微膠囊等資料中,找出一些;配方-物性-用途三者比較完整的文章,摘取有關數據,并以分子設計的格式制表。希望通過比較,能使我們對聚氨酯的分子設計有更多了解,有利于指導產品開發。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不當之處,敬請各界批評指正。
一、分子解讀
(一)、聚氨酯的名稱和類別
1、名稱
(1)聚醚、聚酯、聚酰胺等都是按大分子中的結合基來命名的,聚氨酯的主要原料是多異氰酸酯R-NCO,與多元醇加成:生成多聚氨基甲酸酯R-NH-COOR’,簡稱‘聚氨酯’。
(2)多異氰酸酯也可以與多胺加成;R-NCO+H2N-R’→R-NH-CONH-R’生成脲。
(3)多異氰酸酯自聚,或與水反應,也生成脲,但放出二氧化碳。以脲為結合基的多聚體,本該歸入聚脲(polyurea),但習慣上,凡以異氰酸酯合成的高聚物都稱為聚氨酯(polyurethane)。
2、類別
(1)熱塑性聚氨酯,或稱溶劑型、熱融型;主要由低聚物、異氰酸酯化物、擴鏈劑三部分組成。也可以不用擴鏈劑,直接由前二者合成。
(2)熱固性聚氨酯,或稱自交聯型,固化后不溶不融。除了一次成型的聚氨酯產品以外,還有相當一部分聚氨酯半成品可以延緩固化,這類產品有:雙組分聚氨酯漆;潮氣固化粘合劑或漆;另一種是用封閉劑將部分異氰酸酯封閉(生成在常溫條件下比較穩定的復合基團)熱處理時該基團離解,異氰酸酯恢復活性,發生交聯或自交聯。羥基或胺基過剩的是他交聯型聚氨酯,使用時外加交聯劑。
(3)水性聚氨酯;由低聚物、異氰酸酯化物、擴鏈劑、親水性擴鏈劑、成鹽劑五部分組成。
(4)水性
3、原料
(1)低聚物;是聚酯或聚醚化物,分子量600-6000(一般是1000-4000),二官能團的,分子兩端都是羥基或胺基,也可以是一端羥基一端胺基。多官能團的聚醚,最多有8個羥基(以蔗糖為醚化起始物)。
(2)異氰酸酯化物;具有二個或二個以上異氰酸酯基的化物,異氰酸酯基團能與各類含活潑氫的基團發生加成或縮合。
(3)予聚體;一克當量低聚物與二克當量異氰酸酯化物反應,生成二端都是異氰酸酯基團的化物,稱為予聚體。
(4)擴鏈劑;又稱鏈延長劑,有二個或二個以上含活潑氫基團的化合物,包括羥基、胺基、水。予聚體在擴鏈劑作用下,分子量成倍增長,得到分子量為10,000-200,000的聚氨酯。
(5)封閉劑;能與異氰酸酯基反應生成較穩定的復合基團的有;乙醇、苯酚、亞硫酸氫鈉。上述封閉物的解離溫度依次為;155℃、130℃、60℃(用叔胺或有機錫類作催化劑時的溫度)。加成復合反應屬可逆反應,解離溫度越高的,逆反率越小,穩定性越好,封閉時封閉劑的增量越少。例如:乙醇可以按理論量用料;苯酚要比理論量多用5-10%,亞硫酸氫鈉要比理論量多用100-200%。
(6)親水性擴鏈劑;除了有二個或二個以上含活潑氫基團以外還兼有1-2個親水性基團,含羧酸的擴鏈劑有;二羥甲基丙酸,二羥基丁二酸(酒石酸)。含磺酸鹽的擴鏈劑有;乙二胺基乙磺酸鈉,2-磺酸鈉丁二醇。
(7)成鹽劑;羧基可用氫氧化鈉、氨水、三乙胺成鹽,三乙胺成鹽可得最好的分散度和乳液穩定性。
二、若干聚氨酯產品的分子設計、物性、用途列表
制表說明:分子設計中沒有列出予聚體制備時溶劑與催化劑用量,當量比是由實際用量算出,約簡后表示。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