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棉/PTT三組分包芯紗新產品,兼具玉米纖維、棉、PTT三種纖維的優點,使玉米纖維的親膚性、導濕性、形態穩定性得以充分發揮,棉纖維組分則提高了回潮率、吸濕性、穿著舒適性,芯紗PTT的彈性記憶功能使得玉米纖維的后保養難題得以解決,操作變得簡單快捷,達到一拂即平的效果。
玉米/棉/PTT三組分包芯紗針織物坯布,棉組分中含有棉籽殼、果膠、蠟狀物質、含氮物質、灰分、色素等雜質,玉米纖維、PTT組分則含有紡織過程中引入的油劑,加上運輸過程中織物沾上的污漬,都會影響織物的潤濕性和自度,妨礙染色和印花過程中染料的上染,影響色澤鮮艷程度和染色牢度。為了給后續染色、印花工序提供合格的半制品,需要制定適合玉米/棉/PTT三組分包芯紗針織物的前處理工藝。
1試驗
1.1材料儀器和藥品
試驗材料:18.2 Tex玉米/棉/PTT(33/22/45)三組分包芯紗針織物。
試驗儀器:Datacolor600測色儀,PHS一3C型酸度計,電子天平(精確至0.0001 g),101A一1型電熱鼓風干燥箱,HHS一4型恒溫水浴鍋,YG(B)871型毛效儀,YGO26C型電子織物強力實驗儀,721分光光度計等。
試驗藥品:纖維素酶(20 000 u/mL)、果膠酶(100 O00U/mL),精練劑HA一101,30 H2O2,NaOH,Na2SiO3,冰醋酸。
1.2測試內容及方法
1.2.1失重率
在相同的條件下,用分析天平精確稱量處理前后棉織物的重量,再按下式計算失重率:

×100%
1.2.2果膠去除率
按FZ/T 30001-1992測定布樣的果膠含量,按下式計算:

式中:L0-煮練前布樣上的果膠含量;
L1-煮練后布樣上的果膠含量。
1.2.3織物拉伸強力
按GB/T3923.1—1997《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在YG026C型電子織物強力實驗儀上測試。
1.2.4毛效
將干燥平衡后的試樣
1.2.5白度
將烘干平衡后的織物疊成4層在Datacolor600測色儀上測試,在D。光源下測試織物CIE白度。
2結果與分析
2.1傳統堿氧煮漂一浴前處理
工藝條件:
NaOH(100)(g/L)X
H2O(30)/(g/L)20
Na2 SiO3(g/L)2
精練劑(g/L)20
浴比1:20
溫度(℃)80
時間(min)90
pH不調節
不同燒堿濃度下的處理效果見表1。從表1中數據可以看出,傳統堿氧煮漂一浴前處理,果膠質的去除主要靠NaOH的作用,NaOH用量為0g/L時,果膠質去除率只有37%。根據經驗,果膠質去除率達到8O%以上就可以滿足煮練的要求,所以NaOH用量在10 g/L可以達到要求。但是,NaOH用量從5 g/L開始,織物處理后的失重率突然變大,達15.6%,斷裂強力降低量也很大,且隨著NaOH用量的增大,失重率和斷裂強力降低量還在增加。織物上的天然雜質和油漬量有限,大的失重率源于纖維中玉米纖維和PTT組分的降解,尤其是玉米纖維在濕熱堿性條件下會發生嚴重水解,從而導致整個織物的失重率增大和斷裂強度降低。
表1不同燒堿濃度下的處理效果

上述實驗結果表明,傳統堿氧煮漂一浴前處理在濕熱堿性條件下損傷玉米纖維組分,所以不適合作為玉米/棉/PTT三組分包芯紗針織物前處理工藝。為了保護玉米纖維組分,需要尋找一種能在中性條件下進行的煮漂工藝。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及生物技術的發展,酶精練的種種優點日益受到了重視。果膠酶作用條件溫和,可在中性條件下完成對棉組分上果膠的去除,考慮用果膠酶替代NaOH來完成玉米/棉/PTT三組分包芯紗針織物的前處理。
2.2酶煮練雙氧水漂白兩浴工藝
2.2.1工藝設計
用纖維素酶、果膠酶和精練劑作為煮練的主要用劑,纖維素酶配合果膠酶去除棉組分上的果膠質,精練劑通過滲透、乳
酶煮練工藝條件:
纖維素酶(g/L)1~5
果膠酶(g/L)2~10
精練劑(g/L)5~30
浴比1:20
溫度(℃)40~80
時間(min)30~120
pH 7
雙氧水漂白工藝條件:
H2O2(30%)(g/L)20
Na2SiO3(g/L)2
浴比1:20
溫度(℃)80
時間(min)60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