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標準
紡織品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是指紡織品的顏色在服用過程中對人體汗液和日光共同作用影響的抵抗力[1]。近年來,服裝銷售商逐漸意識到棉、滌棉、滌粘類了恤衫、運動褲等染色服裝往往容易因光和汗兩個要素的復合作用,而產生顏色變化,造成質量不合格。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日本已把此項色牢度列為活性染料的主要牢度考核指標之一;歐美等國在進口紡織服裝產品檢測中也相繼提出此測試要求。在我國,對此項指標提出檢測要求的內銷商也日漸增多。
針對紡織品進出口貿易中常見的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檢測標準,我國國內有GB/T 14576—1993T 1461—2004[5];日本有JIS L0888—1988[2]及其國內企業標準如ATTS、MIZUNO、LACT等[3];美國則有AATCC 125—2004標準等[]。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也已提出紡織品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測試標準議案,2007年7月將正式公布標準文本。
2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測試方法比較
各種標準的試驗原理基本相同,即取染色試樣經人工汗液處理后,一半被遮光物覆蓋,并置于耐光試驗儀中;在一定溫度、濕度條件下曝曬至規定時間,取出試樣,根據試樣前后的褪色程度評級。
標準的適用范圍、試樣制備及設備

表1列示了我國、日本和美國關于該類標準的適用范圍、試樣制備及設備。此外,每種標準使用各自的藍色羊毛標準和灰色樣卡。
人工汗液組分及差異
試樣在光照測試前要經過人工汗液的處理,各種標準都按規定將試樣完全浸入汗液30 min。人工汗液的有機組分是直接影響測試結果的關鍵因素,表2列出了幾種標準的人工汗液組分。

由于人體的差異,大多數人的汗液pH值為酸性,只有少數人的汗液pH值呈堿性。以上幾種標準人工汗液的組分、含量和pH值各不相同,但其中都含有氨基酸,會對金屬絡合染料中的金屬離子產生作用,降低染料對光的抵抗力,進而降低其色牢度。但近年來,用于棉織物染色的金
光照測試
基本方法
為保證浸過汗液的試樣,在光照試驗周期內始終保持一定的濕度,使汗液對顏色的作用時間與光照時間相同,達到充分模擬服裝在實際穿著時的客觀狀況,各種方法均規定了試樣要采取一定的保濕方式進行曝曬。
JIS L0888—1988和GB/T 14576—1993光照測試分A法和B法。其中,A法需將帶汗的濕試樣置于光汗試驗容器(見圖1,容器中貯有汗液,光照過程中汗液蒸發,從而保證容器內的濕度要求)中,再放入碳弧或氙弧燈中曝曬。兩者所規定容器玻璃對光波的透過率基本相似,能滿足光照試驗條件。
JIS L0888—1988和GB/T 14576—1993的B法不需光汗試驗容器。前者規定將浸過汗液的試樣一半被遮光物覆蓋后,直接置于耐光試驗儀中的試樣架上曝曬。后者以保證試樣能較長時間在濕態下曝曬,規定浸過汗液的試樣放在尺寸相同的含液率為(100士5)%的6層棉貼襯上,將此組合試樣置于耐光試驗儀中的試樣架上曝曬。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