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泡沫染整加工技術的發展背景
泡沫整理工藝是20世紀70年代末受能源危機的影響,在國外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低給液、高節能的染整加工技術。我國曾在20世紀80年代掀起了一波對其研究開發的高潮,其相關技術成果先后被國內許多印染企業應用,生產加工了各種織物近億米,產品經質量檢驗合格后投放到國內外市場。但受當時的設備條件和技術水平等限制,此項技術沒能得到持續發展和進一步推廣應用。近年來,隨著能源緊張和環境問題加劇,人們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在國家節能、降耗、減排等政策推動下,清潔生產的呼聲日益高漲,再加之原料成本急劇上漲,以及全球競爭日益激烈,人們要求通過改進和創新加工技術以降低成本,來贏得市場,但必須強調在減少能耗、提高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對環境的影響。而泡沫加工技術已證明是有助于達到上述目的的一種方法,并且被應用到印染行業的諸多領域中,達到了與常規染整工藝相當的效果,有些方面甚至超過常規工藝。因此泡沫染整工藝作為~種節能、節水的新型加工技術將會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青睞。
2泡沫染整加工技術的原理
所謂泡沫整理,就是采用盡可能多的空氣來取代配制整理液時所需要的水,通過空氣,將整理劑在水或其他溶液中的濃溶液或懸浮液膨脹轉化成泡沫,然后強制泡沫擴散到被加工織物的表面并滲透到織物的內部,這樣就能保證在最小給濕量條件下化學藥劑的均勻分布。泡沫加工的實質是用空氣來代替部分水,將整理劑、染料或涂料的工作液制成一定發泡比的泡沫,使其在半衰期內能穩定地到達織物表面,在施泡裝置系統壓力、織物毛細效應及泡沫潤濕能力的作用下,迅速破裂排液并均勻地施加到織物上。
在泡沫加工過程中,工作液中的部分水被空氣替代,替代程度愈高,水的消耗愈少,節能愈多。泡沫加工可以節約用水量及烘燥織物上所含水分所需的能源,并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加工成品的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廢水的排放量,降低染料及化學品的泳移,能更有效地利用工作液中的化學品
泡沫染整加工屬于低給液率加工技術。與浸軋法的最大的差別是:泡沫染整加工系統可以控制工作液在被加工織物中的滲透距離。既可以使工作液只停留在織物表面,也可以使工作液浸透織物。因此,應用泡沫染整加工系統,可以對織物兩面進行不同的加工,如對一面防水、一面親水的所謂單撥單吸面料的加工,也可以進行單面防水加阻燃的加工。甚至可以進行雙撥單吸的加工,即正反兩面都防水,而織物中間吸水,還可以把織物的兩面染上不同的顏色等,這是浸軋法根本無法實現的。但是它又完全不同于涂層整理。涂層整理由于加工方式的要求,化學品通常只是在織物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膜,分布于織物組織結構之間,很少有滲透到纖維內部的可能,因此耐洗性、手感相比之下都要差一些。而泡沫染整加工時,工作液中通常只需要增加起泡劑和穩泡劑,與浸軋法的工作液并沒有大的差別,所以施加到織物上,破泡后可以迅速滲透到纖維內部,因此加工后的織物耐洗性和手感都比較好。
3泡沫染整加工技術的應用
泡沫染整加工技術已在歐美發達國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我國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如應用于紡織品前處理的上漿、絲光和增白,還有人嘗試使用泡沫加工的方法,對棉織物以及滌棉混紡織物進行漂白和煮練,獲得較好的效果;此外在涂料染色、涂料印花、活性染料染色等方面,也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單面染色織物以其獨特風格而被受人們關注;其它方面還有后整理的抗皺、拒水拒油、親水、柔軟、阻燃、防縮、抗菌、抗紫外整理等,在這些整理中使用泡沫技術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還可對紡織品單面進行泡沫整理,或者實現紡織品雙面不同功能的需求,并能減少能耗,同時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泡沫加工的一般過程為:發泡→施加泡沫→泡沫迅速破裂被織物吸收→烘干→(焙烘)→后處理。
3.1泡沫上漿
泡沫上漿是以泡沫為介質對經紗進行上漿的一種新工藝。經紗泡沫上漿是利用可以產
3.2泡沫染色
泡沫染色作為一種節能、節水的新型加工技術逐漸被人們所重視。泡沫是由液膜包圍著氣體所形成的。它是由大量氣體分散在少量液體之中形成的微泡聚集體,并以液體薄膜相互隔離,且具有一定的幾何形狀,是一種微小多相、粘狀不穩定的體系。利用泡沫染色法進行還原染料懸浮體染色,可使懸浮體均勻地分布,提高懸浮體染色的勻染性能。發泡劑一般為表面活性劑,不僅可以發泡,同時還具有分散作用。將泡沫染色與常規染色比較可發現,前者賦予織物更好的勻染性。用這兩種方法進行懸浮體染色對比發現,織物的摩擦牢度、汗漬牢度、水洗牢度以及日曬牢度基本相同。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