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絲/棉交織物是一種新型的家紡面料,它既具有絲的光澤、柔軟的手感和懸垂性,又具有棉的吸濕透氣性。由于真絲與棉分屬蛋白質纖維和纖維素纖維,它們在形態結構、物理化學性能上有很大區別,故兩者染色性能差異明顯,同浴染色同色性差。為使真絲/棉雙組分面料獲得良好的同色性,需對染料進行篩選,并對工藝參數進行調整,制定合適的染色工藝。本試驗采用活性染料對真絲/棉交織物進行一浴同色染色。
1試驗
1.1材料和儀器
織物300 cm 9.7 tex×7.3 tex 681根/10 cm×677根/10 cm真絲/棉交織物。
助劑醋酸、元明粉、純堿、凈洗劑(均為工業級)。
染料NOVACRON FN,S,W和C系列(一氟均三嗪型/乙烯砜型,亨斯邁公司);Remazol系列(乙烯砜型,德司達公司);Rifafix系列紅3BN,黃3RN,藍2GN和嫩黃4GL;Rifazol系列翠藍G,艷藍R-SP(一氯均三嗪型/乙烯砜型,日本理禾公司)。
儀器Datacolor SF600分光光度儀(Datacolor公司),721型分光光度計,自動滴配液設備和染料(粉狀)自動稱量設備(杭州三錦科技有限公司),振蕩水浴鍋。
1.2染色工藝
浴比1:15,織物2.5 g。
染色工藝曲線

1.3測試
1.3.1染色同色性
將染樣折疊成4層,采用Datacolor測配色系統在大孔徑和光源D65/10°條件下,測定色差△Ecmc(2:1)及最大吸收波長處的染色深度K/S值,按式(1)計算同色平衡值K:
K=(K/S)s/(K/S)c(1)
式中:(K/S)s——真絲織物的K/S值;
(K/S)c——棉織物的K/S值。
當K=1時,真絲與棉織物同色;當K>1時,真絲織物比棉織物顏色深;當K<1時,則真絲織物比棉織物顏色淺。因此,K值越接近1,同色性越好。
1.3.2上染百分率
對2.5 g真絲/棉交織物進行染色,浴比1:15,染料1%,元明粉80g
上染百分率=1-(A1/Ao)×100%(2)
1.3.3牢度測試
(1)耐洗色牢度按AATCC61--2003《耐家庭和商業洗滌色牢度:快速法》測定。
(2)摩擦牢度按AATCC8--2001《耐摩擦色牢度:AATCC耐摩擦色牢度測定器》測定。
2結果與討論
2.1染料篩選
為使真絲/棉雙組分面料獲得良好的同色性,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活性染料。本試驗分別選用不同廠家的活性染料對真絲/棉交織物進行染色,通過分析其表觀深度K/S值與色差△E,篩選出同浴染色同色性較好的三原色染料。
表1不同染料的染色同色平衡值置及色差△E

注:染料2%,元明粉80 g/L,純堿27 g/L。
表1中,有7只染料在真絲/棉交織物上的同色平衡值K為0.8~1.2,且色差△E≤1.5,可認為真絲/棉交織物的染色同色性較好;有10只染料在真絲/棉交織物上的同色平衡值K<0.8,且色差△E≥1.5,真絲/棉交織物的染色差異較大,并且棉深于絲;有3只染料在真絲/棉交織物上的同色平衡值K>1.2,且色差△E≥1.5,真絲/棉交織物的染色差異也較大,并且絲深于棉。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