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纖維是一種新型再生纖維,其纖維強度高、收縮小、防霉和防蛀,且柔軟、親膚、吸濕和透氣。印染工作者對其染整加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進展。牛奶纖維價格昂貴,其商品在市場上大多是混紡織物。本項目針對莫代爾/牛奶纖維混紡針織物,采用雙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考察染色織物的強力和色牢度,并優(yōu)化染色工藝,供染整企業(yè)生產(chǎn)牛奶織物參考。
1試驗部分
1.1材料與儀器
藥品硫酸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均為分析純,成都科龍化學試劑廠);Lanasol橙RG,紅5B,藍3R(亨斯邁公司);Cibacron黃FN22R,紅FN2R,藍FN2R(亨斯邁公司);活性黃M23RE,紅M23BE,深藍M22GE(上海染化八廠)。
織物莫代爾/牛奶纖維(70/30)混紡針織物17tex×17tex118根/10cm×114根/10cm(經(jīng)退煮漂,山西恒天新纖維紡織有限公司)。
儀器FA21 04S型電予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CTSF600電子測色配色儀(Datacolor公司),UV2255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Y5712B型摩擦色牢度試驗儀(溫州紡織儀器幾,YG026N型電子織物強力實驗儀(山東萊州電子儀器有限公司),常規(guī)振蕩式小樣染色機和W212A型耐洗色牢度試驗儀(四川實驗儀器廠),YG0312250型頂破強力測度儀(溫州方圓儀器廠)。
1.2染色方法
1.2.1 Lanasol染料染色方法染色處方
染料/%(owf)2
碳酸鈉/(g/L)5
硫酸鈉/(g/L)40
滲透劑JFC/(g/L)0.5
浴比1:50
工藝曲線

1.2.2 FN和M型染料染色方法
染色處方
染料/%(owf)2
碳酸鈉/(g/L)12
硫酸鈉/(g/L)40
滲透劑JFC/(g/L)0.5
浴比1:50
工藝曲線

1.3測試方法
1.3.1上染率和固著率
采用殘液比色法,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染液吸光度。分別按式(1)計算上染率(E),

式中:A0——染色原液吸光度;A1——染色殘液吸光度;A2——皂洗液吸光度。
1.3.2勻染性
按數(shù)理統(tǒng)計原理,先在織物上選擇一點作為標準點,再任取10點,分別測定色差值△E,按式(4)計算:

式中:s——樣本標準偏差(s值越小,勻染性越好)。
1.3.3其它測試
K/S值和色差值(△E)用電子測色配色儀,在D65光源條件下測定;
耐摩擦牢度按GB/T3920--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zāi)湍Σ辽味取窚y定;
皂洗色牢度按GB/T3921.2—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zāi)拖瓷味仍囼?》測定;
斷裂強力按GB/T3923.1—1997《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測定;
撕破強力按GB/T3917.3—1997《紡織品織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試樣撕破強力的測定》測定;
頂破強力按GB/T19976--2005《紡織品頂破強力的測定鋼球法》測定。
2結(jié)果與討論
2.1染料類型對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響
選用Lanasol,CibacronFN和M型活性染料對莫14代爾/牛奶纖維混紡針織物進行染色,結(jié)果見表1。
表1染料類型對上染率、固色率和固色效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F(xiàn)N型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最高;而Lanasol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較低,但固色效率卻較高。這可能是因為Lanasol活性染料主要上染蛋白質(zhì)類的牛奶纖維,其與纖維中的氨基結(jié)合能力較強,但牛奶纖維在混紡織物中的含量較低;而其對再生纖維素類的莫代爾纖維的上染和固色能力都較弱,因而染色殘液中所含的染料就比較多。含有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硫酸酯雙活性基的M型染料,常用于纖維素纖維的染色,主要依靠活性基與纖維素纖維中的羥基形成共價結(jié)合,達到固色目的。而FN型染料,則是將M型染料中的一氯均三嗪活性基替換成一氟均三嗪,由于氟原子的體積更小,電負性更強,其離去能力強于氯
本課題以CibacronFN型染料進行染色工藝優(yōu)化。
您所在的位置:








編.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