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國內常用的連續染色聯合機組通常由LMH424熱風打底機、MH685焙烘機及LMH641染色皂洗機等組成。為適應染色工藝,LMH641染色皂洗機配置了1臺還原蒸箱,起初采用的是鑄鐵箱體的MH703蒸箱。上世紀90年代,開發了不銹鋼材料的MH903蒸箱,以及其它結構類似的還原蒸箱。這些蒸箱主要以液封進布為主,有的兼具汽封進布功能,但實際生產中,主要采用液封進布。因為液封進布有利于染色布色澤豐滿,且符合傳統操作習慣,但經常會產生水漬。
進口的還原蒸箱設備,如日本京都、瑞士貝寧格、德國高爾樂的蒸箱,均為汽封進布,國內使用后反映也不錯。實際上,過去采用汽封進布染色布色澤之所以不夠豐滿,與半制品質量控制重視程度不夠有關。試驗證明,液封工藝染料得色率損失為10%一15%,化學藥劑較汽封工藝多消耗80%一150%,排污量及污水色度也相應較高,除此之外,液封還經常產生掛液等問題。
江蘇省張家港江海機械有限公司針對傳統還原蒸箱存在的問題,經過充分調研分析,根據熱功原理,從蒸汽流動特性、織物運行狀態,以及各項工藝要求出發,自主設計并生產了1臺新穎的MH737固色還原蒸箱。該設備擁有四項申請,并已獲得國家專利,在常州東恒集團進行試運行,獲得了滿意的效果。
二、傳統還原蒸箱存在的問題
國內大多使用MH703和MH903等還原蒸箱存在的問題及傳統改進工藝如下:
1.1汽封工藝的問題
(1)封口附近經常滴水;
(2)箱內飽和蒸汽壓力達不到工藝要求,致使還原染料還原不足。由于以上原因,國內汽封工藝較少不被企業接受。
1.2液封工藝的問題
帶液量過高(1.4一2.5 L/kg織物),不僅僅浪費染化劑,而且影響產品質量。
傳統改進措施有:
(1)箱內加裝軋液輥橡膠輥使用壽命短,鋼輥易帶液不勻,產生邊中色差,因此該法已被淘汰。
(2)箱內加裝攔液輥該法雖能比較均勻地攔去織物表面多余的工作液,但去液效率差,有時還會出現攔液雜亂問
以上兩種方法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織物帶液量,但仍造成大量工作液浪費,而且過量的工作液會使織物上的染料流失。這是液封工藝得色率低的主要原因。事實證明,織物帶液量愈高,得色率損失愈大,相對于染淺色,染深色損失會更多。
1.3液封槽冷卻的問題
液封槽工作時,為保持蒸箱內壓水柱在6 cm以上,使蒸汽不從液封口沖出,蒸箱進口通常要伸人液封槽25cm以上。因此,正常運轉時,槽內工作液不斷被加熱,從而引起活性染料水解及還原液分解,故必須對液封槽進行降溫冷卻,這就需要大量的冷卻水(約1.5-2.0 t/h)。如果不對冷卻水加以回用,將造成很大的浪費。
1.4工作液交換的問題
工作液槽(軋槽、液封槽)容積較大,工作液交換較慢,尤其像還原黑RB、橄欖綠T等染料,容易氧化而使織物產生色差。
1.5操作方法的問題
有些工廠采取既浸軋又液封的操作方法,這樣從織物上掉下的染料更多。為使色澤前后一致,初開車時必須在工作液槽內追加一定量的染料。
2 MH737固色蒸箱的開發
2.1 MH737固色蒸箱結構特點
MH737固色蒸箱由一臺高帶液的輕型軋車和一臺特制的汽封蒸箱組成(圖1)。

其結構特點如下:
(1)輕型軋車兩輥斜壓,以杠桿活絡關節雙向加壓,提高壓力傳遞的靈敏度;軋輥保持適當撓度,兩邊壓力可分別調節。
(2)軋槽為小槽狹縫式,容積30 L左右,下導輥與排空方合為一體,可以升降,便于清潔工作。
(3)蒸箱汽封口為特制的狹縫,有阻汽、防滴和排汽等功能。
(4)橫導輥穿布,中間有張力調節。利用織物自重,使各層張力均勻,不易起皺,易于清潔。
(5)所有傳動導輥都安裝在堅固的框架上,運轉穩定,不易受熱變形。
(6)箱體內膽為耐腐蝕不銹鋼,中間為特制保護層,外殼為不銹鋼裝飾板。
(7)箱頂為鐵板夾層,若用導熱油加熱,具有高耐腐蝕性。
(8)箱內進口處有特殊的阻汽防滴措施。
(9)后半箱底提供飽和蒸汽。
(10)液封出布。
2.2主要性能測試
輕型
2.3實際生產使用結果
燈芯絨、卡其等織物活性染料汽固法,還原染料懸浮體軋染染色工藝,其得色率:淺色薄織物提高10%,深色厚織物提高25%?;瘜W藥劑用量比液封減少80%一150%,廢水排放量比液封減少80%一150%,污水色度有所降低,染色織物色澤均勻豐滿,邊中一致。
3結語
十多年來,連續染色機已有很多改進,但在實際使用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還原蒸箱就是一個較突出的例子。開發MH737固色蒸箱,可提高染色織物得色率,減少化學藥劑用量與排污量,是改進的一個成功范例。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